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推荐信息
Recommend
热门信息
Hot
6月14日,湖北武汉上空的“超级月亮”。刘政摄(影像中国)“超级月亮”在天文学上的准确称谓是“近点朔望月”,每年我们能看到超级月亮的次数只有2—4次“超级月亮”,通俗地说就是肉眼看上去很大的月亮。6月14日(农历五月十六),一轮“超级月亮”现身夜空,这也是本年度“第二大满月”。满月为什么会有大有小?“超级月亮”到底是...
发布日期:2022-06-15 访问次数:842
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J.Sandel):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当代“社群主义”主要代表人,2008年美国政治学会特别成就奖获得者,因在正义领域的研究在学术界成名,后期以哈佛大学通识课——《正义》的成功闻名全球。如果提到《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这本书,不熟悉哲学或者伦理学领域的人,大概十有八九...
发布日期:2022-06-14 访问次数:819
提起范仲淹,似乎就不得不提《岳阳楼记》。公元1046年,范文正公被贬于邓州,写下了这篇惊艳了900多年的散文。从此,岳阳楼便成了很多诗词爱好者的向往之地,而这篇散文也成了中学必读甚至必背的作品。图片模式不管是论文风,还是论意境,这篇散文都是北宋文坛中的精品。只说其中的千古名句,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发布日期:2022-06-10 访问次数:764
哪几个生肖的人,前途靠自己争取,今年有望转运,事业蒸蒸日上生肖鸡生肖属鸡的人他们有非常好的前途,在工作上也能够积极的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磨难,对于未来他们能够快速的成长起来,勇于去探索着他们,找到一些好的机会,很快就能够在事业上再露头角。他们个性非常的温和,在工作上总是能够积极的去面对一切难题,能够处理好一些问...
发布日期:2022-06-10 访问次数:927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句清新小韵的诗句背后,却是一条血腥的命案,这就是清朝“文字狱”。图片模式乾隆在位60年,有130余人因“文字狱”获罪。其中一案的罪人实属“罪有应得”,却在断头饭时吃了2块肉,喝了3杯酒,被乾隆释放,简直怪哉。图片模式始于尹嘉铨:文人往往很天真,尤其是古代的文人,都有一种不挨打不醒悟的性子...
发布日期:2022-06-10 访问次数:840
一家人有哪3种生肖成员,大事小事无矛盾,金玉满堂三代富在生活之中,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能够心平气和,就可以顺利地解决,而不让这些问题演变成矛盾,家庭成员之间就更要如此,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好好的交流,才能让自己与对方之间的距离不断被拉近,今天说到以下三个生肖的人,他们在家庭成员之间拥有非常好的名望,而且也是有福之...
发布日期:2022-06-10 访问次数:910
“筷子”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是一种餐具;而对于世界各国而言,许多时候亦是我们华夏文明的“代表之一”。且不说筷子本身在形态设计上就内涵的古人对“天、地、人”关系的理解,就筷子在使用上的“规矩”以及一些“禁忌”,其实也能展现我们古人对生活的讲究。图片模式关于“禁忌”,常见的是我们的长辈或者家里的老人不允许我们...
发布日期:2022-06-10 访问次数:901
五月已经过去了,六月来了!图片模式诗词中的四月,有杜甫笔下知时节的好雨,有白居易笔下才能没马蹄的浅草,有贺知章笔下妆成一树高的柳枝,这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春,终是离我们远去了。但没关系,五月有五月的美。5月初正是立夏的季节,初夏天气渐暖,荷叶渐长,树儿枝繁叶茂,所以诗词中的五月,从来都是热闹的。本期笔者和大家分享3首五...
发布日期:2022-06-10 访问次数:922
清道光年间内府朱丝栏精写本《易经》,文源阁藏,圆明园劫余流出,现藏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文源阁是清代专藏《四库全书》的书阁之一,于乾隆三十九年(1744)在圆明园内原有建筑四达亭的基础上略为增葺,于次年继文津阁之后告成。公元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迹。《易经》本是古代占卜之书,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发布日期:2022-06-10 访问次数:950
宋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一本《全宋词》,两宋词家1330余家,词作约20000首。许多诗人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土中,唯有诗作,永远流传。在宋词中,有旖旎的愁绪、有壮阔的豪情、有婉约的爱情、有沉痛的家国之思,一本宋词,千种风情。诗词君总结105位宋代词人,一人一句经典唐诗,一眼万年,美到心醉!王禹偁(954-1001)天际征鸿,遥...
发布日期:2022-06-07 访问次数:942
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预示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
发布日期:2022-06-06 访问次数:868
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芒种节气到来,气温继续升高,降雨量增多。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芒种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芒种又被称为“忙种”,从字面意思解释就是忙着耕种,所以,芒种期间的天气很重要。民间关于芒种流传着一些谚语,有些谚语通过芒种当天或者芒种期间的天气,来预测后续的天气变化。有人说芒种下雨好,有...
发布日期:2022-06-06 访问次数:928
在《孔子家语》上也有这样一个典故。有一天,鲁国的国君向孔子请教。他说:“我听说向东扩展房屋是不吉祥的事情,有没有这回事?”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找人看看我们的风水,桌子往哪儿摆、床往哪儿放更合适。孔老夫子怎么回答的呢?图片模式他说:“我听说天下有五种不祥的事,而向东扩展房屋并不包括在其中。”哪五种不祥的事...
发布日期:2022-06-06 访问次数:862
“以貌取人”到底靠不靠谱,众说纷纭,且同一个人的前后说法有时也不一致。比如,鬼谷子先生提出了“相由心生”的识人术,但他自己又说:“执形而论相,管中窥豹也”,即仅从外形来看相,如同从一根小管子里看豹子,看不到全貌。其实,这并不矛盾,因为人性具有两面性,有外显的一面,也有阴险的一面,正所谓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
发布日期:2022-06-06 访问次数:774
汉语中的“悟”字,其实很有意思。它左边是一个竖心旁,右边是“吾”。“吾”的引申意有很多,其中有一种意思为:一箭正中靶心。所以这个“悟”字作为动词使用时,其实说的是一瞬间的感觉,就像心思和想法被一箭射中了。这种恍然大悟之感,就是悟。在千年文坛里,有很多诗都是靠一时的顿悟写出来的。随便举两个例子,年轻的李商隐曾遍...
发布日期:2022-06-06 访问次数:971
史上最难超越的一首唐诗,被誉为“七律之冠”,千年无人能出其右!说起七言律诗,起源于我国的南北朝时期,在盛唐时期开始发展壮大。七言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平仄、押韵、对仗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在七言律诗领域,涌现出大批杰出的诗人与词人,他们的作品也是十分优秀。而其中崔颢的《黄鹤楼》更是佼佼者,被认为是七言律诗的杰...
发布日期:2022-06-06 访问次数:855
有些诗,古人喜欢,今天也喜欢,这是千古名作。但有些诗,古人有争议,今人却喜欢得很,这种诗到底有没有水平呢?不好说!图片模式举个例子,大诗人韦应物写了首《简卢陟》,搁在古代都没人点评它。但传到现在,很多人却对诗中“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爱不释手。那这诗到底是真的写得好,还是水平一般呢?其实从诗词的格律及工整度,甚至...
发布日期:2022-06-06 访问次数:1109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有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成语典故。这个典故的主要内容是说,一个臣子挟持了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人发号施令。这个被挟持的天子,就是汉献帝刘协。而挟持了天子的臣子,就是东汉历史上号称大奸雄的曹操。挟持皇帝这种行为,确实是失了臣子应尽的本分。但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曹操挟持汉献帝的行为,自古...
发布日期:2022-06-05 访问次数:899
历史上关于武则天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有人说她阴险狡诈,在位期间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人。此外,还有人说他违背传统礼教,身为一个女人,竟然拥有不少的“男宠”,简直是恬不知耻等等。比如北宋著名谏臣鲁宗道,就曾这样评价武则天:“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当然,有贬也有褒!比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就评价...
发布日期:2022-06-05 访问次数:940
2009年11月2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我的一篇题为《应允许干事的人犯错误》的文章。我在文章中写道:“11月6日,我与许许多多百姓一道,在寒风中排队几个小时,为钱学森先生送行。我清楚地知道钱先生在‘大跃进’、‘特异功能’、‘哲学指导导弹研究’等事情上受到非议,但我更清楚地知道,他像毛泽东同志一样,是有‘缺点和创伤’...
发布日期:2022-06-05 访问次数:862
在古代朝堂之上,单凭单打独斗很难立身,大部分官员都会通过血缘、籍贯、姻亲等建立自己的关系网,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安全和实现自己的主张。然而,这样一来,当这个关系网中最重要的高官被免职或者去世之后,其余原本围绕在他身边的下属就会第一时间迎来敌对阵营的强势反击。他们要不迅速投靠新的靠山,要不就只能遭受排挤直至黯...
发布日期:2022-06-04 访问次数:886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若说到封建社会的起始点一定是秦始皇建立秦朝。自秦朝往后,君主中央集权便呈现出不断集中的状态。不但如此,我国的疆域更是在历代君王的手中不断变化。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我国的疆域更是达到了最大。而开疆拓土的最大功劳者,便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神——霍去病。提起霍去病,相信很多人都会对他...
发布日期:2022-06-04 访问次数:862
作为三国后期著名的谋士,名族司马懿一直为世人瞩目和研究。他善于计谋,聪明善谋略,也正如此才被曹操笼络为客卿。曹操也逐渐欣赏司马懿的才能和眼光,与此同时也慢慢地感到一丝不安,这个人有的是豪迈壮志,但同时也有着狼顾之像,若今后子孙不继,恐怕难免会有内乱。因此在曹操逝世之前,他曾经告诫曹丕要防范这个人,可以用这个人...
发布日期:2022-06-04 访问次数:892
如果经常看古装剧的人你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电视剧对我们现在常说的“县长”一职的概念是很模糊的,比如有的时候会把古时候的县长叫做“县令”,或者有的时候叫做“知县”。或许在许多编剧的眼里,这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都是管理一个县,都是一个地方的地方父母官,所以很多人会将其混淆。然而,事实上县令和知县的区别却不...
发布日期:2022-06-04 访问次数:734
图片模式现在随着清宫电视剧不断热播,大家对清朝皇室又多了几分兴趣,距离新中国最近的一个朝代。有人好奇是否还会有皇室子孙,如果有人姓爱新觉罗氏,还会遭人调侃他,你要是早生几百年,没准还是皇室成员。不过现在东北,以及北京确实有爱新觉罗氏子孙,东北有一个人自称是乾隆七世孙。这人名叫爱新觉罗·恒绍,虽然清朝灭亡那么多...
发布日期:2022-06-04 访问次数:751
图片模式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华夏文明进入了大一统时期,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并且嬴政认为自己的“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称为皇帝,从此中国诞生了第一位皇帝——始皇帝嬴政,从此之后,历朝历代的天子都称为皇帝。始皇帝嬴政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度,统一了...
发布日期:2022-06-04 访问次数:900
雍正五年(1727年),曹雪芹父亲、江宁织造曹頫因巨大亏空入狱。曹家惊恐万分,立即变卖家产以此偿还,结果遭到官员弹劾试图转移巨额财产。雍正震怒,下令彻底查抄曹府。可康熙在位期间,曹家荣耀无比,皇帝六次南巡,四次住在了曹家。接待皇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让康熙住得开心,曹家花钱如流水。《红楼梦》中借贾琏奶妈赵嬷...
发布日期:2022-06-04 访问次数:830
清朝有段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皇帝到乾隆皇帝期间,国家的繁荣程度达到了清朝的鼎盛时期。而康熙皇帝后宫嫔妃多,子女也多,光是儿子都有35个,这些皇子们长大后又继续繁育,于是便造就了皇室人丁兴旺至极的景象。康熙晚年时,诸皇子争储,皇四子胤禛并不是康熙心里的储君人选。很多人认为雍正能在九子夺嫡中成功,很大的功...
发布日期:2022-06-04 访问次数:941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唐伯虎500多年前写的这14个字,一直很是深入人心。其实说到底,这14个字说的就是人与人无法完全互相理解的事实。真正活出了高境界的人,往往会做出很多不被俗人理解的事来。图片模式《愚公移山》讲的无非就是一个聪明老头和笨老头的故事,愚公看似傻傻的,智叟看起来挺精明,但谁傻谁聪明真不是...
发布日期:2022-06-02 访问次数:943
用“怂”这个字来形容辛弃疾,想来是会得罪不少辛弃疾的铁杆粉丝的,且听笔者辩解一番:没错,辛弃疾确实在是个铁骨铮铮的文人。当年率50多轻骑兵勇闯几万人的敌营,他确实是没有怂过的,这事千年文坛怕是也只有他一人干过。当然这种铁骨还体现在他的不服输上,被闲置罢官数年,他不曾忘记过心中的抗金大业。他说“不恨古人吾不见,恨...
发布日期:2022-06-02 访问次数:873
首先看到卍和卐,可能会有很多不了解的人,以为这就是两个符号,但实际上这却是两个字,只不过既然是字自然就有读音,那卍和卐这两个字的读音分别是什么呢?这两个字又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个奇怪的文字,它们的历史是怎样的,历史上曾经有哪些与这两个字相关的事情呢?图片模式这两个字有一些不同的读音,当它们读音不同...
发布日期:2022-05-31 访问次数:854
杨万里《夏夜追凉》:“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从中国古代到今天,流传下来非常多地谚语以及俗语,同时因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这些俗语一直跟随着代代人传承下来。虽然中国古代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没有先进的思想文明,但却不能因此否定古人的一系列思想。我们对于中华文化所采取的态度,一直以来也都是取其精华去...
发布日期:2022-05-30 访问次数:969
公元742年,李白42岁,此时距离他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已经过去了近20年之久,面对岁月的蹉跎,他的凌云壮志和用世之心早已是迫不及待。终于,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之下,他等来了唐玄宗的宣召入宫。此时的他满以为自己的理想抱负终于能够实现,兴高采烈大喊着“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便踏上了...
发布日期:2022-05-27 访问次数:792
千年文坛,虽然各路大家层出不穷,但要论诗歌,总也绕不开“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在很多诗词迷看来,他们二人就是诗歌的“天花板”。且不说他们在后世的地位如何,即便是在唐代对于他们二人也是推崇备至,韩愈就曾评价他们“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对于那些质疑李杜的文人韩愈则表示“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图片模式而...
发布日期:2022-05-27 访问次数:880
论及宋代情词,柳永、秦观堪称无法逾越的巨匠。柳永词是人生失意的宣泄和排遣,常常落于歌伶堆,因而多有风尘气的人间况味,虽传唱甚广,却为文人圈所不喜。秦观则不然,他的婉约情词常聚焦于一点深情,其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写出至情之态,令人断肠。图片模式这样的深情文字,不仅一般人爱不释手,就连挑剔的文人们...
发布日期:2022-05-27 访问次数:1005
读诗词是否也该分年龄?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笔者听到过很多家长的担忧。比如有家长发现自己尚在念高中的儿子很喜欢纳兰性德,急得跑来问我该怎么办,他觉得纳兰性德的词确实很好,但内容上多是伤感得很的爱情词,一不小心就让自己儿子多愁善感了。还有人听说孩子最爱的词人是柳永,更是急得不行,柳永...
发布日期:2022-05-27 访问次数:841
二维码
微信

微信号:fdl867201610

QQ
电话
400 106 2866
邮件
867201610@qq.com
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