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推荐信息
Recommend
热门信息
Hot

从筷子使用禁忌,看古人讲究生活的处世智慧:幸福者知敬畏常自律

发布日期:2022-6-10 10:07:38 访问次数:550

“筷子”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是一种餐具;而对于世界各国而言,许多时候亦是我们华夏文明的“代表之一”。且不说筷子本身在形态设计上就内涵的古人对“天、地、人”关系的理解,就筷子在使用上的“规矩”以及一些“禁忌”,其实也能展现我们古人对生活的讲究。
关于“禁忌”,常见的是我们的长辈或者家里的老人不允许我们将筷子横放在碗上或竖着插在碗里,原因是“不吉利”。而根据收集来的资料显示:横放于碗上,在古代社会,更多是穷困潦倒的人的行为;而将筷子“竖插”在碗中,则与古代“上香”行为相似,是对祭祀文化之神圣寓意的亵渎,属“不敬”。

1、筷子与古人对“天地人”的认知

关于筷子,在《韩非子·喻老》中有这样一句话: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商纣王使用的筷子是象牙做,而对历史有些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商纣王所在的商朝距今大概有3千多年。也就是说,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使用上筷子了。
同时,筷子对于我们祖先来说,不仅仅是吃饭的工具,其中更内涵了我们祖先对“天地人”的认知。
筷子在形状上,一边是圆头,一边是方头,这种形态其实对应了古人对“天地”的认知”,即“天圆地方”。而我们在使用筷子的时候,拇指往往会在食指之上,无名指会在小指之下,中指则处于中间位置,这其实就表现了“人于天下之间”的天地人三才之象。也就是说,筷子的出现,乃至筷子的使用,其实都内涵了我们古人对“天地人”的认识与认知。
不仅有深厚的哲学内涵,同时还有悠久的历史,于此,在筷子发展的3000多年历史中,逐渐出现了一些特殊寓意的规矩,下面,我们来讲讲常见的两种“使用禁忌”。

2、筷子的两种“使用禁忌”及其背后古人认真的生活态度

应该有不少朋友小时候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当我们把筷子横放在碗上、或者竖插在碗中的时候,家里的老人或长辈总是呵斥我们拿下来,并告诉我“不吉利”。关于“不吉利”的原因,长辈们的解释有些“含糊其辞”,往往给我们一种“神秘感”,甚至还会往“迷信”的方向发展。
为什么筷子不可以“横着放在碗上”呢?原因其实也没有“迷信”这么神秘。在我国古代社会,不仅达官显贵吃饭要用筷子,家境不好的人吃饭也会用到筷子。有钱人的筷子可以是象牙,而普通老百姓的筷子,也可以是木头。也就是说,虽不同阶层的人都有他们这个阶层可以负担得起的筷子,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吃饭,都有可以放碗筷的桌子。
封建社会中,家境贫寒的人乃至乞丐,他们虽然有碗筷,但是却没有桌子。当他们吃饭需要放下碗筷时,只能把碗放在地上。这时,为了不弄脏筷子,他们就会把筷子横放在碗上。久而久之,家境稍好的人家,或者对好生活有期待的人家,便不允许家里人将筷子放在碗上。其中原因,则源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关。
那么,为什么筷子不能“插在碗里”呢?因为筷子插在碗里,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上香”。上香这种行为一般出现在“祭拜”上,而在我国古代,“祭拜”,无论对于王侯将相、还是寻常人家,都是一件非常重要且神圣的事情。其中寓意,往大了说,有时候表达的是对“绝对权威之天”的敬畏;往小了说,许多时候也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所以,在吃饭时把筷子“插在碗里”,这种行为有对“祭拜”背后情感的“辜负”之意,不被允许也在情理之中。
于此,从筷子不可“横放”或者“竖插”在碗中的禁忌来看,古人的这些“讲究”,更多在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向往,所以注意细节,而注意细节的自律之下,日子越过越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3、写在最后:追求幸福的人,懂敬畏强自律

当然,古人关于筷子的使用“规矩”远远不止上面这些,还有许多内涵丰富的规矩,比如“不可执箸巡城”,即“吃饭时不可用筷子在菜盘里像‘巡城’一样巡找自己想吃的菜”,这样不仅会打扰他人吃饭的兴致,而且不卫生,对一同吃饭的人很冒犯。
但颜小二想说的是,流传千年之久的“筷子使用禁忌”,与其说是“规矩”,更不如说是一种明晰化、浅显化、落地化的“自律”精神和“敬畏”情绪的表达:因不甘于“贫寒”,所以在吃饭时不会有“筷子横在碗上”的行为,要知道,真真的匮乏,是自己安于贫困;因为心怀敬畏,所以在吃饭中不允许有“筷子竖插在饭上”的行为,要知道,知敬畏者往往“知足常乐”,不知敬畏者不知礼,不知礼者不知止,不知足不知止的人,就更易陷入追名逐利、伤人害己的循环中。
也就是说,与其说古人留下的,是使用筷子的“禁忌规矩”,还不如说,古人更多将“自律精神”、“敬畏之心”融入具体行为中,其中真正展现的,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各类文化,如影视、文学作品、历史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
二维码
微信

微信号:fdl867201610

QQ
电话
400 106 2866
邮件
867201610@qq.com
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