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推荐信息
Recommend
热门信息
Hot
在甲骨文乃至青铜器上,我们能看到许多关于“马”的元素。我国是世界上养马最早的国家之一,“马文化”也是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片模式在原始社会中,人类缺乏驯马技术,所以当时的人与马只是食用与被食用的关系。随着文明发展,中国迈入农业社会,马的食用功能逐渐减退。从夏朝开始,中国人驯服了马,让这种动物成为为人...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905
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对于十二生肖都是十分熟悉的,因为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肖属性,这代表了你出生的年份。但是,对于十二生肖的由来,人们却是不熟悉的,这与黄帝有所关系。图片模式相传远古的时候,在仓颉创造文字后,黄帝就发明了天干地支历法。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952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话虽如此,但是民间的老祖宗总喜欢通过“知面”,从而“知心”。就像民间有“男怕水蛇腰,女怕颧骨高”、“龟背蛇腰不可交”等等。虽然老祖宗“以面识人”的说法不准确,甚至有些说法在很多年轻人看来是无稽之谈。但是在民间很多老人的眼中,民间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说法,能够传承到今天,是...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1042
我国历来就讲究风水轮流,特别是在农村更是处处讲究,比如修房搬家,甚至出门等这些方面,大家都特别注重讲究黄道吉日。也许在大家的心中,能够讲究注意一下更好,求得心理上的安慰。俗话说,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确实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还是愿意注意。在我的家乡有专门从事看风水的老师,他们一生靠给人看风水养活一家人。农村人尤其讲究...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1047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民间的很多风俗、习惯,其实都是受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涉及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老祖宗对生活总结出的那些经验和风俗,往往对我们的生活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无论贫富,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这四个字。所以,民间的很多风俗讲究,也与“衣食住...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940
四大生肖自有贵人陪伴,好运不请自来,近期不缺钱,不失业当前一个时期,人最想实现的事情就是发家致富,而且一定要保住当下的工作,才能让生活稳定地进行,近段日子以下4个生肖的人运气就不错,他们不但可以在许多方面取得成功,而且稳住了脚步,把自己的收入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当稳定状态,而且还有希望收获意外的横财,一起来看看都是谁...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931
家中有了四大生肖,犹如顶梁柱,撑起四方天,人人富足有成就人在事业场上努力,不就是为了能让家人过得更加舒心自在,日子也更加充实吗?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但能为家人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一定是非常难得的。今天说到的几个生肖,他们一直以来都在辛勤的奋斗,为家人的幸福不懈的努力,而他们就可以默默的带来福气,有他们所在的...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984
如果问你,你知道“五毒”是什么吗?兴许会有很多人回应:“古代的五毒不就是常说的五种极其令人害怕的动物吗?”“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可都不是能轻易去惹的。不过这已经是老一辈人的想法了,而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如今的五毒也渐渐有了很多的释义,比如人们会认为如今最可怕的五毒就是“吃、喝、嫖、赌、抽”,形象生动...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964
中国的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东西,尤其是在农村,有很多广为人知的俗语,比如“宅子出现三喜,家中能人辈出”便是其中之一。图片模式不过,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并发出了一句疑问:“何谓三喜?”这里面的三喜指的便是“狗、喜鹊和燕子”。从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句话的意思是,家中如果有这三种动物出...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1055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历经了无数朝代的更迭变换,每一个新朝代的建立,也是前一个王朝的覆灭,眼观各个朝代的帝王,好像都和命运离不开关系。历朝历代的皇帝,他们的命运真的是非常奇妙,为什么这样说呢?历史上就曾出现过这样一位皇帝,他最落魄的时候是一位乞丐,然后在今后的人生中慢慢遇到自己的贵人,最终厚积薄发,建立了属于自...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1325
我们有着上千年的文化传统,老祖宗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智慧,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俗语”就是在民间根植最深的传统文化之一。俗语凭借他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特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流传得非常广泛。很多俗语,虽然只是在民间流传,但这些俗语中,往往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就比如说这句“家里要想富,就得摆两物”,这句...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973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道理放到现在依旧适用。有时候我们用对了方法往往可以事半功倍,相反,要是没有用对方法,就很有可能事倍功半。所以在做事情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选对方法。很多人可能会说,睡觉有什么好研究的?倒头就睡了。但是事实上,因为现代的生活节奏加快,伴随着人们日渐增长的精神压力,现在的人大多很容易出现入睡...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994
我们的老祖宗笃信天命,甚至古代的帝王都是“天子”,皇帝们只是代替“天”在管理这片土地。正是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皇帝都是“天”任命的,那么普通人的富贵、贫穷自然也是上苍在冥冥之中所主宰的。于是乎,人们便借助一个人的外表、某些行为举止,来判断一个人的命运,甚至是未来。而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相信这种说法了,但老祖宗...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910
有没有遇到过那种爱抬杠,凡事喜欢与人争论不休的人?有没有遇到过那种蛮不讲理,怎么说都说不通的人?肯定都有遇到过吧,那么我们怎样做到不生气,沉着应对呢?图片模式看过“孔子弟子与蚱蜢”的一个小故事,内容如下: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弟子在外面扫地,忽然来了一个人,就问他,“你是谁呀!”弟子说“我是孔老夫子的弟子。”来人说:“...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909
民间的很多风俗习惯,都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智慧。这些风俗习惯,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更有着非常丰富深奥的哲思。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人们居住的环境,对于人们来说非常的重要。所以,老祖宗便在生活中总结出了很多关于居住环境的风俗习惯和俗语谚语,其中就有“厨房四不放,吃喝不愁资财旺...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931
在我国古代,人们的生活作息都很规律,不像现代人有那么多的娱乐方式。古人忙碌了一天,有更多是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总结生活经验,于是慢慢就感悟出很多人生的道理,然后就把这些道理编成一句俗语,这便是俗语文化的由来。俗语多出自民间,虽然表面上读起来有些粗糙和简陋,从字面上去理解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但是背后的智慧却是极...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953
戴熙(1801-1860),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醇士,号榆庵、松屏,别号鹿床居士、井东居士。道光十一年进士,十二年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后引疾归,曾在崇文书院任主讲。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克杭州时死于兵乱。谥号文节。工诗书,善绘事。山水早年师法王翚,进而摹拟宋元诸大家,对于王蒙、吴镇两家笔意更有所得。晚年观摩巨然真迹,在用墨方面...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1012
之前网上非常流行一个词,叫做“不忘初心”,一时间,所有人都在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是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做起来真的有这么简单吗?其实不然,我认为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其实少之又少。而真正能将这几个字付诸实践的,我觉得有一个人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白岩松。图片模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1133
鬼谷子说过:"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一个人的相貌跟他的为人有很大关系,相貌就是内心的镜子,会照出他的一言一行。从尊重别人的角度,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从看人识人的角度,以貌取人恰恰是高明的识人术。因为言行可以分析动机,动机可以暴露内心,真正高明的人,你一说话他就把你看透了。"鹰鼻鹰眼不可交,矬子...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991
虽说养花是一件养人养身心的事情,但也不是所有的植物养在家里都能养身心,有些植物没有危害到人体健康就不错了。下面要介绍的4种“有害花”就是这样,尽量离家远一点种植,不然对身体的危害会很大。图片模式一、滴水观音滴水观音的叶子很大,只要一个盆栽能开出两三片叶子,那就足够具有观赏性了,而且还可以往下滴出水来,这架势让...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905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俗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既是我们交流沟通的工具,又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我们常说人生有四大喜:金榜题名、久旱甘霖、洞房花烛、他乡故知。其实在俗语里还有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宅中现四喜,家里出能人”,这里说的四喜,其实是在生活中家宅里出现的四种现象。第一种是,枯木逢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候,也...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897
五千年来,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着华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我们民族最独特的标识,也正是这些传统文化的孕育,我们的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从而发展壮大。图片模式在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一种。民俗文化包含着老祖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多数的时候,民间的民俗,往往是用口头和行为当作媒介,代代相传,在人们...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1028
长寿的话题是久说不厌的话题,尤其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身体的健康问题就会越来越关注。50岁是人体健康的一个“关键点”,因为这个年龄后,身体机能会迅速地下降,这个年龄的人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所以,也有人把这个年龄称为生命的高危期,如果能平安度过,长寿可期。图片模式人过了50岁,如果身体还会有一些明显的表现时,说明身...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928
说起南唐后主李煜,他算得上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图片模式他不想做国主,却又贪恋奢侈的生活;他才华横溢,却终日舞文弄墨不理朝政。他宽厚待人、施善于民,却无力保住自己的国家。李煜是一位失败的皇帝,却是一位伟大的词人。被称为“千古词帝”,他的诗词也被后人争相模仿。图片模式虽然李煜的诗词是后世文人模仿的热门,不过很奇...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851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给儿女。可惜,儿女不一定会懂得,即便感知到了,也不一定会感恩。总有一些儿女,昧了良心,连父母的恩,都忘记了。儿女还小的时候,父母可以管控得住。直到儿女长大了,脱离了父母的管教,才会体现他的本性。因此,作为父母来说,自己年纪大了,真正需要照顾了,儿女的孝心,就...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959
古人说"相由心生",意思就是可以从一个人的面相,大致推断出这个人的内心。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古往今来都有"面相"一说,所谓面相,就是相面,相的其实不是面,是心。明代大才子冯梦龙曾在《智囊全集》中,也提到了"相由心生"这个词,这句话大家肯定都听过,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一个人不能从外貌上判断。只有相处久...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1031
古代民间流传着不少俗语谚语,这些民俗民谚都是一代一代老祖宗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实践总结出来的,对于后世来说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但是我们现代社会中的年轻人却只将这些话当作迷信,认为其并不可信,甚至有些唯物主义者对此嗤之以鼻。必须承认,有些民俗谚语确实带有许多迷信色彩,来自古人的主观臆想。不过,也并非所有的谚语...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855
古人留下的关于夫妻和和气气过日子的句子很多,关于劝夫妻珍惜眼前的福分不要随便离婚的话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还要数“一日夫妻百日恩”、“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这些话了。家和万事兴,古人的很多思想都与这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的同时只有家里和和睦睦的情况下,才可以治国和平天下。所以家庭的和睦对于古人来...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908
古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观察和积累,总结出了许多警示后代的俗语和定律。尽管没有优美的语言描述,而只是一些简单通俗的顺口溜,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才会一直被后世流传。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的俗语存在一定的封建迷信,但还是被祖祖辈辈流传了下来。其中有一句俗语:“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很多人都不懂其中的...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971
识人术是老祖宗流传下的经验,人们认为往往能够从一个人的外表看出一个人的内在。就比如,人们常说这个孩子耳朵大,是个有福气的人;还有说这个女孩,一看就是好生养的;看这个人尖嘴猴腮,一定不是好人;等等。但是,虽然民间的人们经常将这些话挂在嘴边,但其实大家并不认为,一个人长得如何,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老祖宗还常说“人不...
发布日期:2022-04-27 访问次数:960
如果书法的诞生从“书法鼻祖”李斯那个时候开始,那么书法已经诞生两千多年了,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书法大家辈出,名家名帖也是不少,而真正被列入“十大行书”的作品也顾名思义是十幅作品。图片模式这十幅作品包括了“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等,而“天下第一行书”历来...
发布日期:2022-04-27 访问次数:989
乾隆皇帝是一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非常杰出的皇帝。他在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的基础上,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一步实现了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然而,事实上,它同时也是大清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起点。说到清朝皇帝乾隆,除了年寿高、在位时间上外,身上还有一个旅游达人的标签,一生六下江南,游山玩水,阅尽繁华。图片模式后人...
发布日期:2022-04-27 访问次数:891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俗文化就是传统文化中最特别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一种在民间能够普遍传承的传统文化,是老祖宗创造的一种的生活文化。民俗文化发展到今天,既有农村民俗,又有城市民俗;既有古代民俗的传承,又有新生的民俗。可以说民俗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文化,更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中我们社交的礼节、重要的庆典风俗、...
发布日期:2022-04-27 访问次数:920
民间俗语“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下一句是啥?老祖宗的忠告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更是最贴近民间老祖宗生活的。在老祖宗的生活中,这些民俗文化,以及民俗文化中的传统禁忌,更是老祖宗生活中最常见的。民俗文化中的禁忌文化包罗万象,就比如很多地方的老人会忌讳说自己的年龄,民间就有“七十三,八十四,...
发布日期:2022-04-27 访问次数:891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们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还能够如此包罗万象,甚至是我们的历史之所以能够延绵不绝,这与我们的汉字是分不开的。在汉字中,有很多品字结构的字,就是由三个一样的字组成的字体。图片模式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三个金字,组成的“鑫”字。“鑫”字寓意多金,财富兴盛!所以,在古代多用于商号的...
发布日期:2022-04-26 访问次数:1184
有读者问小话:“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开篇明义,“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这两句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之手,原诗标题为《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全诗如下: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图片模式这是陆游八十一岁时的一首记梦之作,在...
发布日期:2022-04-26 访问次数:871
二维码
微信

微信号:fdl867201610

QQ
电话
400 106 2866
邮件
867201610@qq.com
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