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遇到过那种爱抬杠,凡事喜欢与人争论不休的人?有没有遇到过那种蛮不讲理,怎么说都说不通的人?肯定都有遇到过吧,那么我们怎样做到不生气,沉着应对呢?图片模式看过“孔子弟子与蚱蜢”的一个小故事,内容如下: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弟子在外面扫地,忽然来了一个人,就问他,“你是谁呀!”弟子说“我是孔老夫子的弟子。”来人说:“...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867
民间的很多风俗习惯,都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智慧。这些风俗习惯,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更有着非常丰富深奥的哲思。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人们居住的环境,对于人们来说非常的重要。所以,老祖宗便在生活中总结出了很多关于居住环境的风俗习惯和俗语谚语,其中就有“厨房四不放,吃喝不愁资财旺...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885
在我国古代,人们的生活作息都很规律,不像现代人有那么多的娱乐方式。古人忙碌了一天,有更多是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总结生活经验,于是慢慢就感悟出很多人生的道理,然后就把这些道理编成一句俗语,这便是俗语文化的由来。俗语多出自民间,虽然表面上读起来有些粗糙和简陋,从字面上去理解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但是背后的智慧却是极...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907
戴熙(1801-1860),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醇士,号榆庵、松屏,别号鹿床居士、井东居士。道光十一年进士,十二年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后引疾归,曾在崇文书院任主讲。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克杭州时死于兵乱。谥号文节。工诗书,善绘事。山水早年师法王翚,进而摹拟宋元诸大家,对于王蒙、吴镇两家笔意更有所得。晚年观摩巨然真迹,在用墨方面...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943
之前网上非常流行一个词,叫做“不忘初心”,一时间,所有人都在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是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做起来真的有这么简单吗?其实不然,我认为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其实少之又少。而真正能将这几个字付诸实践的,我觉得有一个人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白岩松。图片模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1093
鬼谷子说过:"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一个人的相貌跟他的为人有很大关系,相貌就是内心的镜子,会照出他的一言一行。从尊重别人的角度,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从看人识人的角度,以貌取人恰恰是高明的识人术。因为言行可以分析动机,动机可以暴露内心,真正高明的人,你一说话他就把你看透了。"鹰鼻鹰眼不可交,矬子...
发布日期:2022-05-01 访问次数:946
虽说养花是一件养人养身心的事情,但也不是所有的植物养在家里都能养身心,有些植物没有危害到人体健康就不错了。下面要介绍的4种“有害花”就是这样,尽量离家远一点种植,不然对身体的危害会很大。图片模式一、滴水观音滴水观音的叶子很大,只要一个盆栽能开出两三片叶子,那就足够具有观赏性了,而且还可以往下滴出水来,这架势让...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86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俗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既是我们交流沟通的工具,又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我们常说人生有四大喜:金榜题名、久旱甘霖、洞房花烛、他乡故知。其实在俗语里还有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宅中现四喜,家里出能人”,这里说的四喜,其实是在生活中家宅里出现的四种现象。第一种是,枯木逢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候,也...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852
五千年来,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着华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我们民族最独特的标识,也正是这些传统文化的孕育,我们的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从而发展壮大。图片模式在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一种。民俗文化包含着老祖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多数的时候,民间的民俗,往往是用口头和行为当作媒介,代代相传,在人们...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989
长寿的话题是久说不厌的话题,尤其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身体的健康问题就会越来越关注。50岁是人体健康的一个“关键点”,因为这个年龄后,身体机能会迅速地下降,这个年龄的人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所以,也有人把这个年龄称为生命的高危期,如果能平安度过,长寿可期。图片模式人过了50岁,如果身体还会有一些明显的表现时,说明身...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888
说起南唐后主李煜,他算得上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图片模式他不想做国主,却又贪恋奢侈的生活;他才华横溢,却终日舞文弄墨不理朝政。他宽厚待人、施善于民,却无力保住自己的国家。李煜是一位失败的皇帝,却是一位伟大的词人。被称为“千古词帝”,他的诗词也被后人争相模仿。图片模式虽然李煜的诗词是后世文人模仿的热门,不过很奇...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803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给儿女。可惜,儿女不一定会懂得,即便感知到了,也不一定会感恩。总有一些儿女,昧了良心,连父母的恩,都忘记了。儿女还小的时候,父母可以管控得住。直到儿女长大了,脱离了父母的管教,才会体现他的本性。因此,作为父母来说,自己年纪大了,真正需要照顾了,儿女的孝心,就...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915
古人说"相由心生",意思就是可以从一个人的面相,大致推断出这个人的内心。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古往今来都有"面相"一说,所谓面相,就是相面,相的其实不是面,是心。明代大才子冯梦龙曾在《智囊全集》中,也提到了"相由心生"这个词,这句话大家肯定都听过,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一个人不能从外貌上判断。只有相处久...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991
古代民间流传着不少俗语谚语,这些民俗民谚都是一代一代老祖宗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实践总结出来的,对于后世来说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但是我们现代社会中的年轻人却只将这些话当作迷信,认为其并不可信,甚至有些唯物主义者对此嗤之以鼻。必须承认,有些民俗谚语确实带有许多迷信色彩,来自古人的主观臆想。不过,也并非所有的谚语...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812
古人留下的关于夫妻和和气气过日子的句子很多,关于劝夫妻珍惜眼前的福分不要随便离婚的话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还要数“一日夫妻百日恩”、“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这些话了。家和万事兴,古人的很多思想都与这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的同时只有家里和和睦睦的情况下,才可以治国和平天下。所以家庭的和睦对于古人来...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862
古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观察和积累,总结出了许多警示后代的俗语和定律。尽管没有优美的语言描述,而只是一些简单通俗的顺口溜,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才会一直被后世流传。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的俗语存在一定的封建迷信,但还是被祖祖辈辈流传了下来。其中有一句俗语:“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很多人都不懂其中的...
发布日期:2022-04-29 访问次数:870
识人术是老祖宗流传下的经验,人们认为往往能够从一个人的外表看出一个人的内在。就比如,人们常说这个孩子耳朵大,是个有福气的人;还有说这个女孩,一看就是好生养的;看这个人尖嘴猴腮,一定不是好人;等等。但是,虽然民间的人们经常将这些话挂在嘴边,但其实大家并不认为,一个人长得如何,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老祖宗还常说“人不...
发布日期:2022-04-27 访问次数:918
如果书法的诞生从“书法鼻祖”李斯那个时候开始,那么书法已经诞生两千多年了,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书法大家辈出,名家名帖也是不少,而真正被列入“十大行书”的作品也顾名思义是十幅作品。图片模式这十幅作品包括了“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等,而“天下第一行书”历来...
发布日期:2022-04-27 访问次数:946
乾隆皇帝是一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非常杰出的皇帝。他在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的基础上,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一步实现了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然而,事实上,它同时也是大清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起点。说到清朝皇帝乾隆,除了年寿高、在位时间上外,身上还有一个旅游达人的标签,一生六下江南,游山玩水,阅尽繁华。图片模式后人...
发布日期:2022-04-27 访问次数:840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俗文化就是传统文化中最特别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一种在民间能够普遍传承的传统文化,是老祖宗创造的一种的生活文化。民俗文化发展到今天,既有农村民俗,又有城市民俗;既有古代民俗的传承,又有新生的民俗。可以说民俗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文化,更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中我们社交的礼节、重要的庆典风俗、...
发布日期:2022-04-27 访问次数:874
民间俗语“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下一句是啥?老祖宗的忠告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更是最贴近民间老祖宗生活的。在老祖宗的生活中,这些民俗文化,以及民俗文化中的传统禁忌,更是老祖宗生活中最常见的。民俗文化中的禁忌文化包罗万象,就比如很多地方的老人会忌讳说自己的年龄,民间就有“七十三,八十四,...
发布日期:2022-04-27 访问次数:814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们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还能够如此包罗万象,甚至是我们的历史之所以能够延绵不绝,这与我们的汉字是分不开的。在汉字中,有很多品字结构的字,就是由三个一样的字组成的字体。图片模式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三个金字,组成的“鑫”字。“鑫”字寓意多金,财富兴盛!所以,在古代多用于商号的...
发布日期:2022-04-26 访问次数:1130
有读者问小话:“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开篇明义,“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这两句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之手,原诗标题为《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全诗如下: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图片模式这是陆游八十一岁时的一首记梦之作,在...
发布日期:2022-04-26 访问次数:835
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的俗语文化,更是老祖宗千百年来总结的经验智慧。俗语包罗万象,尤其是我们生活中,更是处处都有俗语。就比如我们的老祖宗对于宅地、居住环境的选择和修筑十分讲究,生活中也诞生了很多关于居住房屋的俗语。就比如说这句“青龙壮高,富贵雄豪”的俗语,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选宅建房的智慧。那么,...
发布日期:2022-04-26 访问次数:906
南境江山十二重,藏楼烟雨画图中。云蕴翠偎岚岫远,树晗幽谷缈岑空。寂静虚灵佛刹好,过驹心住闻晨钟。摇桨待瞻山月小,金阳童梦半惺忪。图片模式图片模式图片模式沈明,职业画家,早年字“云亭”,自号“云亭禅主”。1967年生于云南昆明。用中外权威美术评论家的原话说:“沈明是当代中国能够很好地把传统艺术、西洋艺术和中国地域...
发布日期:2022-04-26 访问次数:846
前言前天继续,介绍第十八类七言句式。由五言第42类扩充而来。五言第42类句式的特点:前2字动词带目的语,后3字为句子形式。《汉语诗律学》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酒-山河满,移舟-草树回。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注:上联前2字(不爨)并非动宾结构。2-3结构,前2字动宾结构:感时、对酒。后...
发布日期:2022-04-26 访问次数:855
在为人处世上,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意味深长的俗语,本次,颜小二将要和大家分享的俗语是“人过四十,莫管二事;人过五十,莫管二人。”这句俗语是老祖宗在用直白的口吻告诉我们,人到了中年时,就不要管闲事和力不从心的事,到了将老未老的年纪时,不要管小人和善妒的人。至于原因,请各位随着颜小二一起往下看。图片模式1、...
发布日期:2022-04-26 访问次数:818
图片模式图片模式唐朝,瑞气祥云初盛,诗情画意正浓,是个高产诗人才子的时代,而温庭筠便正是这其中的一束微光,照亮了无数人的岁月。若有若无的时代回音里,是谁把酒当歌,挥毫亘古情怀?又是谁独守清窗在潺潺倾诉万般情愫?寻着风,撑一支长篙漫游在诗河里,去探那花间公子的一尾竹叶。图片模式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公元812年生于山...
发布日期:2022-04-26 访问次数:918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如此多的人自然是需要区分的,因此便发明出了身份证号码。但是,一串冰冷的数字,让人感不到温柔,更无法通过此来记住一个人。而一个人的交际圈只有这么大,并不需要和世界上所有的人进行区分,因此老祖宗们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带来了姓名的区别。姓,是一个人氏族的代表,而名则是一个人的身份。图片模式中国...
发布日期:2022-04-26 访问次数:896
《红楼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讲述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史。从书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清代贵族的生活细节,其奢靡繁华让人咋舌。曹雪芹在书中讲述的很多情节,在现实中都有原型。比如"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就是指康熙时期的三大织造曹家、李家和孙家。图片模式这三大织造在雍正初年走向没落,落得革职抄家的下场。那么,雍正帝查抄曹家...
发布日期:2022-04-25 访问次数:917
众所周知,书法是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国十大国粹之一,其魅力之大连皇帝都忍不住。要说历史上哪个皇帝的书法造诣最高,非宋徽宗赵佶莫属。宋徽宗赵佶对于其当皇帝来说是不够称职的,但是对于书法文人这方面来说,他是专业的,也就是说宋徽宗赵佶其实是一个不务正业的皇帝。宋徽宗在书法上的造诣很高,集百家之长独...
发布日期:2022-04-25 访问次数:892
农村老话说得好“有福之人春秋生,无福之人夏冬生”,是啥意思呢,看后真长见识!俗语文化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金玉良言。古代老祖宗通过长期的社会经验,总结出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看似简单粗糙,但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哲理。有一句俗语老话“两腮无肉不可交,脸上横肉为凶者”,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人两边的...
发布日期:2022-04-25 访问次数:854
我们自己在上司面前,做好本职工作是首要,除此之外,偶尔拍一下上司的马屁也是必要的。但是拍马屁也是需要技巧的,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更讨人喜欢。拍马屁这件事情不是现代才出现,自古以来就有。而且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因拍马屁拍得成功而仕途明朗的事情。图片模式宋朝就有一位这样的仁兄,他的名字叫做张才翁。关于张...
发布日期:2022-04-25 访问次数:874
在大家的印象里面,农村地区可能是将这些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因为城市在不断的发展,时代非常开放,有些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当中就被摒弃了,但农村地区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就将这些传统文化给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所以,在很多农村地区,就会看见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上演着,也让大家在一起见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农村地区,老...
发布日期:2022-04-25 访问次数:1129
前言前天继续,介绍第十八类七言句式。由五言第42类扩充而来。五言第42类句式的特点:前2字动词带目的语,后3字为句子形式。《汉语诗律学》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酒-山河满,移舟-草树回。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注:上联前2字(不爨)并非动宾结构。2-3结构,前2字动宾结构:感时、对酒。后...
发布日期:2022-04-25 访问次数:816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是民间最重要的一个文化现象。老祖宗所传承的民俗文化,不仅蕴含着我们民间生活的精神生活,甚至在物质生活中也有体现。而且,民俗文化是最贴近广大人民的一种百姓文化,生活中处处可见民俗文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图片模式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民间的风俗,就是在家里挂一些画。有人...
发布日期:2022-04-25 访问次数: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