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推荐信息
Recommend
热门信息
Hot
“宁卖九毛九,不卖一块一”,老祖宗的生意经蕴含大智慧。关于商家与买家,永远是一对“冤家”,你想多买,他想少给,于是才有了“讨价还价”、“斤斤计较”等等成语的出现。经过几千年的争斗,人们终于得出结论:“买家没有卖家精”。做生意,是件技术活,掌柜的与店伙计在秘顾客的斗智斗勇中,对顾客的心理摸得门清。所以,每个成功的...
发布日期:2022-10-10 访问次数:929
01有道是,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不管一个女人多优秀,一旦嫁错了人,后半生就难以幸福了。虽然,女人可以选择离婚,改嫁,但是二婚的“梗”,总是在心头,是一道无形的伤。女人在结婚之前,要考察男人的人品,在结婚之后,要调教男人的人品。女人要懂得,好的爱情,是成就一个好男人的根本。一般来说,男人能够做好以下几件事,人品不会...
发布日期:2022-10-10 访问次数:866
文|颜小二述哲文有心的朋友应该可以发现,许多老板办公室会挂着“上善若水”字画,原因是什么呢?与“上善若水”内涵的“为而不争”的包容与成就、以及“柔弱胜刚强”的“韧性”哲理有关。而要理解“上善若水”的哲理,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道家的“水之德”了。在道家看来,“水”是接近“道”的存在,它有滴水穿石之能,却能隐去棱角...
发布日期:2022-10-10 访问次数:946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朋友来说,家中有院子,会选择在院子里种上一些树木,比如观赏树、果树等等,一方面可以用来装饰院子,让院子不会显得那么空,另外一方面,种植一些果树,还可以食用。但是,按照民间的一些说法,并不是所有的树木都可以种植在院中,比如大家经常听到的“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中间不栽鬼拍手”,除此之外,还有“家中不栽杏...
发布日期:2022-10-10 访问次数:854
文|颜小二述哲文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我们在社会上奔走,总会遇到一场又一场的“较量”,比如,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去试着说服对方,以此达到自己心中所想,这种时候,我们必须有一定的技巧,否者大概率是“无功而返”的。本次,颜小二就和大家来说一说《鬼谷子》一书中所揭露的处世智慧,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各类“谈判”,继而能够以“双...
发布日期:2022-10-10 访问次数:957
朱元璋老兄打了天下之后,励精图治的同时不断搞创新,最后他利用胡怀慵案件做文章,废除了存在很久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建立了全新的政治制度,内阁中枢、三公六部,从中央到地方,覆盖民政、财政、军事等各个领域。值得在这里特意说的一个地方官职名字是布政使司,这是我们将要讲到的巡抚大人的官职到底有多大之前,必须要了解的一个...
发布日期:2022-10-10 访问次数:927
前言以绝句方式论诗,由唐朝诗人杜甫首开先河。后人多有仿效,其中影响最大就是金人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金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几年以后,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又有《论诗十绝句》传世。《论诗十绝句》其实另有诗题,即《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与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诗及晚唐诗,因有论诗十绝,子文见之,谓无甚高论,亦可作...
发布日期:2022-10-10 访问次数:787
提起唐伯虎可能很多人会想到风流才子,对他的生平很熟悉,其实你所熟悉的只不过是影视剧里的形象,那是经过了艺术加工,并不是真实的唐伯虎。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唐伯虎一直是郁郁不得志,由于早年间卷入了明朝最大的科举舞弊案,不仅功名被收回,还一度入狱,妻子更是离他而去,所以唐伯虎并不是风流才子,相反他比任何人都要忧愁。影视...
发布日期:2022-10-10 访问次数:1102
古时候朝代更迭频繁,战争也是此起彼伏,而古代的战争模式除了大规模的平原战,那当属攻城战比较多,一般要想占领某一地区就必须要占据所属区域的城池,否则原本已经占据的地区很有可能再被夺走,正因如此,我们在很多史书典籍中,亦或者现在演绎的很多影视剧中经常会了解到有关于攻城战的情况。不过有些人也发现攻城战中的一个破绽...
发布日期:2022-10-10 访问次数:873
唐宋时期可谓是我国诗词文化最灿烂的时期,在这段时期,佳作频出。而且唐宋时期最出名的两位文人莫过于李白和苏轼了。他们二人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佳作,这些佳作大家在读书的时候就了解了很多。他们二人在临终前各作了一首诗。这两首诗,李白的豪气冲天,而苏轼的这首诗,则让人感觉他看破了人生。李白和苏轼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但是...
发布日期:2022-10-10 访问次数:906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下雨总是容易让人烦闷,走在“拖泥带水”的地面上,想要有个好心情真的不容易,倘若是没带伞,那这烦闷简直能让人抓狂,衣服被雨水打湿黏在身上的感觉,想想都让人浑身难受。不过在历朝历代的文人笔下,“雨”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似乎每一场雨都有着别样的美感。春日的小雨,是杜甫笔下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发布日期:2022-10-09 访问次数:892
白居易是享誉国际的大诗人,真正名满天下,连李白和杜甫都望尘莫及,他的作品最早流传到国外,还在世时就被无数人追捧,李白和杜甫至少还经历了几个阶段,最终人们才发现了他们的价值,可见白居易是比较幸运。当时他的作品就流传到了日本,而且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现在日本人之所以会喜爱杨贵妃,正是由于读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如果...
发布日期:2022-10-09 访问次数:790
古代读书人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一直都提倡“温良恭俭让”的待人接物准则。再者,读书人不像侠客,自古都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所以一般情况下读书人都是颇为谦虚的。但凡事也要分情况,在某些方面古代读书人争起来可是毫不手软,其中最典型的当属科举考试。在古代,科举考试是一个读书人步入仕途最主流也是最正统的方式,不管...
发布日期:2022-10-09 访问次数:882
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在某天上午会议结束后,东道主印尼总理热情地邀请了八个国家的首席代表到家中参加午餐会,这其中就包括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周恩来。此次午餐会是以西餐为主,餐后各国代表在走廊上喝了一会儿咖啡,便准备礼貌告别。然而,就在这时,同样受邀参加午餐会的锡兰总理,悠悠然走到周总理面前,略带挑衅地询问了一个关...
发布日期:2022-10-08 访问次数:868
抗美援朝时期,联合国军统帅李奇微效仿我军搞穿插,直接包围十万志愿军。生死存亡之际,毛主席给彭老总点拨一技,竟直接让李奇微算盘直接打空。在1950年6月,在苏联的默认下,北朝鲜发动了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由于准备充分,朝鲜人民军在战争开始节节胜利,打得南朝鲜军队节节败退。虽然有着零星美军的帮助,但还是被一路平推到了釜...
发布日期:2022-10-08 访问次数:907
树叶的脉络,在叶子的背面;人生的脉络,在人的骨血中。有些人,天生懒骨,不作为,他人再怎么督促都无济于事;有些人,奔波忙碌,闲不住,不用他人提醒也能自觉做事。殊不知,一个人的行为里,藏着的是一个人的人生。懒散度日的人,不会有大作为;勤于耕耘的人,日子也不会差。人生三大忌,切记,切忌!01、少年,忌懒少年,如朝阳,冉冉升起,布...
发布日期:2022-10-08 访问次数:958
在清朝时期比较神秘的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的名字叫做天地会,起源于郑芝龙等20多个兄弟结盟的小刀会,直到后来郑成功反清复明创立的洪门。当时红花亭起义失败了,洪门被迫到全国各地分散开来,不过分摊下来的人形成了五个祖堂,自发的开始与清朝对抗起来。当时的洪门二堂的堂主方大洪,他的主要势力在广东广西,后来更是被称作三合会...
发布日期:2022-10-08 访问次数:1005
文人有文人的脾气,除了清高之外,他们往往还有一个“逆鳞”:不愿自己的作品被人随意更改。其实这一点,咱们想想也能明白,正如贾岛所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作品对他们来说,就像自己的孩子一般,岂容他人指手画脚。当年苏轼画了一幅石竹图,大画家李公麟偏多事,非要在上面添上个骑牛的牧童。这被黄庭坚发现了,专门写了一首《...
发布日期:2022-10-08 访问次数:883
现在不少地区的气温都降下来了,很多人都感受到了秋意,而入秋之后,就是莲藕大量上市的时节。这时候的莲藕口感最为美味,并且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植物纤维等,常吃莲藕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再加上莲藕口感十分美味,有着多种烹饪方式,因此有不少人会时不时买莲藕回来烹饪,但我们在烹饪莲藕时,最好能够区分九孔藕和七孔藕...
发布日期:2022-10-08 访问次数:870
“太像了,太像了!”无意间从丈夫王景清那里听说海南省有一座山长得像毛泽东后,作为毛泽东女儿的李讷在1993年7月25日亲自来到南海查看。刚看到那座山的那一刻,她就觉得传闻没有夸张和虚构,亲切感觉那座山确实长得太像毛泽东了,忍不住赞叹起来。这座山原名叫“保国山”,矗立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保国农场以东约800米处,被认...
发布日期:2022-10-08 访问次数:940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今日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最早提到“寒”字的一个节气,在北方,这一节气预示着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就要来临。寒露起居·早睡早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寒露之后,应继续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则,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以调节阴阳平衡,调和脏腑气血。其中...
发布日期:2022-10-08 访问次数:833
人的一生中,四五十岁是很关键的时期,也是比较特殊的时期,在这个年龄段,上有老下有小,尤其对于男人来说,作为家里的顶梁柱,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当然,不能做的事也有很多。民间关于此也流传着一些俗语,比如“四十三不比,五十两不亲”这句话,有朋友可能不理解什么意思?三不比和两不亲又分别指什么?本篇内容笔者就详细说说这件事...
发布日期:2022-10-08 访问次数:788
民间流传着很多俗语,有些俗语主要说的是一些禁忌,也就是不能做的事,这是老祖宗通过实践为我们总结下的经验,比如“人过六十,莫至三地”这句话,放到现在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能很多人对于这句话不太理解,为什么人过了60岁就不能去这些地方?三地具体指哪三个地方呢?看完接下来的内容,大家就明白了。俗语“人过六十,莫至三地...
发布日期:2022-10-08 访问次数:769
人们每天忙忙碌碌,或是学习,或是工作,除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个人价值以外,最主要的还是为了生存,谁不想腰缠万贯,过上富人的生活?相信古今的人们都有这样的愿望,只不过古代人们能够实现这一愿望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毕竟封建专制统治下注定会缺少很多途径和自由选择的权利。正因如此,古时候的人们常常将自己的愿望寄托在某些特...
发布日期:2022-10-08 访问次数:969
辽宁舰遭遇突发情况,被不明目标高速靠近,数架歼15战机升空应对。根据媒体报道,中国航母辽宁舰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训练时,遇到了突发情况,辽宁舰训练的过程中,突然遇到了“敌情”,没有明确身份的军事目标,以极快的速度迅速靠近辽宁舰。当这一突发情况出现时,辽宁舰的指挥官非常冷静,数架歼十五战机立刻升空,形成了战斗队形。这...
发布日期:2022-09-30 访问次数:808
姓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那时候中华文明流行着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妊。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姓氏又逐渐地分支发芽,衍化出更多的姓氏。有的姓氏人数比较多,这个姓氏就容易被人记住,有的姓氏人数比较少,这个姓氏就鲜为人知。阮姓在《百家姓》中排名130,在中国人数算不上很多,截止到目前也只有80...
发布日期:2022-09-30 访问次数:980
毛主席与邓小平的关系,用“亦师亦友”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他们虽然都是从大革命时期走来,但毛主席比邓小平年长整整11岁。在毛主席能独当一面时,邓小平还是个学生。1927年,毛主席和邓小平初识于八七会议。毛主席是中央政治局的候补委员,刚刚留学归来的邓小平只是负责一些记录和宣传工作。毛主席能在大会上侃侃而谈,邓小平则虚...
发布日期:2022-09-29 访问次数:1015
我们都清楚中央的办公地在中南海,而它距离故宫其实仅一墙之隔。但是作为开国领袖的毛主席,在中南海工作了数十年时间,期间还三次参观了故宫城墙,却从没有踏入过故宫半步,这或许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要知道在新时代到来后,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去故宫博物院参观,那么作为共和国领袖的毛主席,为何从来没有进入过故宫?这里面有两方...
发布日期:2022-09-29 访问次数:1178
齐白石一生作画无数,到底哪一张是绝笔或被认定为最后的作品呢?过去坊间一直认同白石之子齐良迟先生的说法,《风中牡丹》被认为是白石绝笔。齐白石《风中牡丹》,1957年但据美术史家王鲁湘的考证,齐白石绝笔之作藏在张仃(张仃是齐白石未行拜师礼的弟子,他与齐白石有很深的缘。)家里。这张《葫芦》之所以被认定为白石绝笔,白石老...
发布日期:2022-09-28 访问次数:960
千年文坛,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小神童。7岁写《咏鹅》的骆宾王,7岁写出“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的黄庭坚,7岁写出《咏华山》的寇准。这些小才子,用一首首经典之作,让多少大人们都自愧不如。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也是一位从小就挺有名气的诗人,此人名叫龙铎。龙铎,字震升,号雨樵,是江西万载人。在万载当地的县志上,记载...
发布日期:2022-09-28 访问次数:966
在近代文坛,有一个让郭沫若、胡适、鲁迅、梁启超、陈寅恪都佩服的牛人,他就是王国维。都说文人相轻,但是这些响当当的人物,都不得不承认一点:王国维是有学识的。作为一个国学大师,王国有两点与当时其他文人不太一样的地方。首先,他明明学贯中西,却偏偏留着一条长辫子,这在当时是很不合时宜的,这并非他为清庭效忠,而是一个文人...
发布日期:2022-09-28 访问次数:817
道教里有句话叫做“天机不可泄露”,如果一个人贸然泄露了“天机”,那么上天一定会给他降下惩罚,折损所谓的阳寿。这句话的目的是要那些聪明的人不要轻易去破坏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免破坏世间的阴阳平衡。然而历史上还真的有三位名人,他们多智近妖,参悟了各种天机,而且还故意将之泄露给世人,那么他们最终的命运又是如何呢?有没有...
发布日期:2022-09-28 访问次数:928
相传,在距今大约4600年时,黄帝史官仓颉,受到鸟兽足迹启发,随后创造了文字,以至于“天雨粟,鬼夜啼”。然而,从黄帝到战国,史书上一直没有仓颉记载,直到战国晚期才突然出现“仓颉造字”之说,最早记载的是战国晚期荀子指出“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一也”,后来形成了“仓颉造字”传说,将造字功劳全部归于仓颉。由于黄帝到战国晚...
发布日期:2022-09-28 访问次数:979
古人结婚讲究“三书六礼”“三媒六证”,三书三媒六证六礼是啥?俗谚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古代人的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即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从人一出生,就是在各种礼仪的规范下生活的,婚丧嫁娶,都得按规行事。现代人的恋爱、结婚都非常简单,只要两人对上了眼,就可以两床...
发布日期:2022-09-28 访问次数:915
读多了古诗词,大家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有些诗,我们平时只知其中的一两句,其它几句则完全被忽视了。诚然,大多数情况下这是因为我们自己懒,只愿背千古名句,不愿背全诗。但大家别忘了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名句的上下句是上学时老师刻意不细讲的。举个例子,俗语“人生七十古来稀”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它出自杜甫的...
发布日期:2022-09-28 访问次数:963
对于月亮,中国人有一种别样的感情。小时候,奶奶唱儿歌:月亮走,我也走。中学时,听到邓丽君唱: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月亮代表我的心。长大后,最喜欢读明月的诗词,那一字一句,敲击着心间。对月亮的情感,最有感触的,还是诗人。1200多年前,张九龄写下一首千古名篇,开头十个字,成为吟咏不绝的千古佳句。诗名《望月怀远...
发布日期:2022-09-28 访问次数:1028
二维码
微信

微信号:fdl867201610

QQ
电话
400 106 2866
邮件
867201610@qq.com
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