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像了,太像了!”
无意间从丈夫王景清那里听说海南省有一座山长得像毛泽东后,作为毛泽东女儿的李讷在1993年7月25日亲自来到南海查看。刚看到那座山的那一刻,她就觉得传闻没有夸张和虚构,亲切感觉那座山确实长得太像毛泽东了,忍不住赞叹起来。
这座山原名叫“保国山”,矗立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保国农场以东约800米处,被认为长得像毛泽东不久,相关部门就给它改名,叫做“毛公山”。
其实,人们察觉“毛公山”长得像毛泽东,已是很早以前的事了,是一个干部来保国农场视察时意外发现的。
一、意外发现一山头像毛主席
1991年国庆后的某天,在海南农垦总局团委当干部的黄小卫,来到乐东县保国农场检查团建工作。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此行居然有一个相当意外的收获——发现长得像毛泽东的山。
在农场团委书记林庆州等人的陪同下,黄小卫来到了农场办公大楼3楼的阳台上休息聊天,同时观赏夕阳西下的农场的景色。
突然,黄小卫感觉在农场以东不远处的“保国山”特别像一个人形。产生了这个念想后,他仔细看了又看,随即想起了一个人——毛泽东。
脑海中冒出这样的联想,黄小卫难掩心中的惊奇和兴奋,对林庆州等人说:“这不是毛泽东静卧在山上吗?太像了!”
听他这么一说,林庆州等人也仔细端详起来,随后几乎异口同声说:哎呀,真是太像了,就是他!
他们都在感慨和自嘲,在农场里工作了那么久,怎么就没有发现“保国山”和毛泽东非常像呢?怎么就没有产生这个联想?
这就有点像著名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的那句话:“世界上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丽的眼睛!”
“保国山”早在百万乃至千万年前就形成,而毛泽东是20世纪伟大的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伟人,只能说后者比较像前者。将两者联系起来,就是发现“世界的美丽”,农场的工作人员没有做到,黄小卫却意外做到了。
他们发现这个“美丽”后,一传十,十传百,听闻到传说的人纷纷来到保国农场观景,都想要目睹那座形貌与毛泽东很像的“保国山”。
有去过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经历的观看者前来瞻仰时,都忍不住说,山看起来简直就是躺在毛主席纪念堂水晶棺里的毛泽东。一些海南群众说,水晶棺的材料来自海南,毛泽东虽然没来过海南,百年后却“长眠于海南”。
可见,群众已经接受了“保国山”与毛泽东存在关联的想法。
后来开发“保国山”的时候,也许是为了加强毛泽东与山的联系,又或许是为了加大景点的吸引力,相关部门严格管控与毛泽东有关联的字样,将“保国山”改成了“毛公山”。
这一改真有用,“毛公山”的名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那么,“毛公山”真的像毛泽东吗?
二、李讷来到毛公山
“毛公山”坐落在“青祖胡峰”上,海拔630米,绝对高度320米,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绵延4公里。
其中,形似毛泽东头像的山体部分十分庞大,长185米,宽56米,额部是一块相当突出的巨石,头部到胸部约有1000米的距离。
除了这样酷似毛泽东形象的山体线条,在轮廓方面,山的许多地方也有毛泽东“标志性”的特征。比如,鼻部、嘴唇、下巴、脖颈等分布均匀、凹凸有致,简直就是一个人的轮廓,栩栩如生。
再者,山体之上以及周边的树木,也为“毛泽东的形象”添加了不少相似度。
那些野生的林木郁郁葱葱,就像是毛泽东潇洒的发型;几棵繁茂而高耸的树木簇拥到一起,看起来像是毛泽东嘴巴下面的那颗痣;常年涓涓流出的清泉,像是毛泽东安详的眼睛……
意外从丈夫王景清那里听说“毛公山”形似父亲毛泽东后,李讷在1993年7月25日亲自前来观看。这一看,她也相当震惊,拿起相机就拍了几张照片,情不自禁感叹:“太像了,太像了!”
同样是毛泽东女儿的李敏和她的丈夫孔令华看到了李讷拍的照片,孔令华决定也亲自前去看一下。
初见“毛公山”时,孔令华哭了。
1997年,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也来瞻仰,直接说“太像主席了”,认为重点都在脸部。
后来,毛岸青之妻、毛泽东儿媳邵华将军也来到“毛公山”面前,有些感动地说:“太像我父亲了。”
对“毛公山”形似毛泽东的事,毛泽东亲人或见过毛泽东的人都给予了肯定,可以看出毛泽东和山的联系,不是人们一厢情愿刻画出来的,而是两者真的很像。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除了“毛公山”与毛泽东很像,在“毛公山”的附近,一些山、村落的命名与革命也有联系。
“毛公山”的北部有一座山峰格外引人注目,它有一个听了就使人难忘的名字——“宝塔山”。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物正是延安宝塔山和山上的宝塔,而“毛公山”附近还有这么一个“宝塔山”,不由得让人们将它们联系起来。
人们不仅将海南宝塔山和延安宝塔山联系到一起,还将海南宝塔山的高度与毛泽东亲手建立起来的第一支中央警卫队关联起来。
经国家遥感中心测定,测量出海南宝塔山的海拔高度为834.1米,这几个数字,刚好和第一支中央警卫部队的番号一致,他们的番号正是8341。
人们纷纷认为,这是宝塔山在守卫“毛公山”。
“毛公山”周边村落的命名,也勾起了人们的兴趣。
山的南面,也就是正面,有“从共村”和“抗美村”。从共村顾名思义就是跟着共产党走;抗美村,原名为“保坑默村”,因村里有三位青年在1952年参加了抗美援朝,为了纪念他们,村名改成了如今的“抗美村”。
山的东面,有一叫做“东方红”的苗族村。1964年,进驻“东方红村”的工作人员帮助村民解决了照明问题,为了感谢他们,特别将村庄取名为“东方红”。又有一说法,那里可以看到日出,因而取这个名字。
总之一听到“东方红”,总会让人想起与毛泽东相关的那首时代红歌——《东方红》。
此外,山的附近还有“保国村”、“解放村”等等。
“毛公山”与毛泽东形似,山附近的诸多村落和革命又有各种联系,毛泽东后人和当地部门都想开发“毛公山”,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的同时,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三、开发“毛公山”
1992年7月,保国农场把“毛公山”和毛泽东形似的事上报给了海南省政府,获得省委主要领导的重视。省委马上让有关部门到保国农场和“毛公山”考察。
8月7日,省委又让省环境资源厅、省旅游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共42位领导、专家和学者进行评议会。
经过反复讨论和评议论证,专家一致认为,“毛公山”自然景观与毛主席形象酷似的联想是准确的,堪称世界奇观,具有很大的价值。
会后,省委将会议结果上报给国家,希望获得国家的评议意见。
11月,国家环保局下发了016号文件,认可海南上报的情况,要求海南加强保护该自然景观,支持积极开展旅游资源开发。
李讷、孔令华等毛泽东亲人来“毛公山”考察后,也支持开发“毛公山”。这其中,李敏的这个愿望最强,孔令华之所以来看“毛公山”,正是李敏要求的。
孔令华来考察时,一直担心一个问题,就是雨水会不会让“毛公山”的山体变形,从而影响旅游开发?
地质专家对“毛公山”一带的岩石岩层进行考察与分析后回答孔令华:大可不必担心这些问题,一百年内不会变形!
专家的话,给想要开发“毛公山”的毛泽东亲人和相关部门吃了一颗定心丸,相关工作很快就被搬到台面上来谈。
1994年底,负责开发“毛公山”的相关部门通过各种门路和渠道,向社会筹到了一定的启动资金,许多工程开始动工。
到1997年底,经过三年的建设,“毛公山”旅游区已基本完工,毛主席雕像、毛公山纪念碑、毛公山敬拜堂、画廊、凉亭、图片展览长廊、募捐碑以及销售亭、迎宾馆等,都陆陆续续被修建好,基本有能力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要去瞻仰“毛公山”的游客,在晴朗天气里的下午4:00~6:00期间,即太阳即将下山的时候,进入相应的瞭望点,就能看到山体像毛泽东一样静静在那里仰躺。
“毛公山”被开发后,海南省农垦招商局陆续展开了招商会,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央艺术团来到农场义演。这些活动,都推动了“毛公山”的宣传,知名度不断提高。
国内外慕名而来瞻望“毛公山”的游客络绎不绝。
据相关不完整的统计数据显示,仅是开发景区的三年内,即1994年底到1997年底,“毛公山”的客流量已经超过了几百万人次,海外共有18个国家的游客前去瞻仰。
可见,“毛公山”被确认为形似毛泽东后,其吸客能力有多强了。
实际上,人们名义上是去看奇山怪景,本质却是景仰伟人毛泽东。
政府领导以及国内外一些名人前去瞻仰后,都留下名字或给“毛公山”题词,比如国家旅游局副局长何若泉、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长徐静、中央党校教授金春明等。“毛公山”的开发由此又增加了一些人文内涵。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出了海南这第一个“毛公山”,全国接下来就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冒出了许多个“毛公山”,都被开发成了景区,有些地方的影响力一点也不逊于海南“毛公山”。
四、全国各地突然冒出的毛公山
在海南发现“毛公山”不久的1993年,人们在修建三峡大坝时,在湖北宜昌夷陵区的黄牛山顶,也发现了仰躺着的毛泽东像。
从外形上看,那开顶的额头、上翘的下巴以及高凸的鼻梁等等,都很像毛泽东。
消息不胫而走后,当地政府马上邀请专家来考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座山是自然形成的,其形貌确实与毛泽东很像。
然而,因为没有多方面的投入,这座后来被称为湖北“毛公山”的山体,无论是开发还是知名度,都比不了海南“毛公山”。
同样是1993年,一座矗立在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附近的小山,也被认为很像毛泽东,毛泽东后人曾多次去参观。
隔着牡丹江远远望去,这座山就像安详的老人一样,静静躺在那里。不过,它高高的鼻梁、丰满的脸颊和凸显的胸膛,让人们联想到它很像毛泽东。
许多附近的老人听说后,均不辞千里前来瞻仰,感叹实在太像了。
在黑龙江鸡西市穆棱河北岸的鱼亮沟一带,还有一座“毛公山”,其脸部的轮廓和躺在毛主席纪念堂里的毛泽东很相似,相当神奇。
在山东青岛的崂山西麓,人们也找到了一座“毛公山”。但这座“毛公山”和海南的那一座不一样,那是一座浑然天成的酷似毛泽东站立着的石像。
消息传开不久,毛泽东嫡孙,也就是毛岸青之子毛新宇,亲自来到青岛“毛公山”瞻仰。
看到那座石像时,毛新宇当即就表示“太像爷爷了”,说好像看到毛泽东就在那里矗立着,遥望远方。
经过研究,人们发现青岛“毛公山”具有两大特点:一、石像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雕刻和加工;二、这座“毛公山”是全国发现的“毛公山”里,唯一站立着的“毛泽东”。
在这个石像的身上,人们发现了与毛泽东相关的巧合。石像高8.3米,毛泽东在1976年去世时,刚好83岁,两个数字巧合对上了。
除了青岛,在烟台招远市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北侧山峦一带,人们也发现了一座“毛公山”。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讷亲自前去查看,发现还真的与父亲很像,情不自禁留下了“奋进”二字。
在李讷之后,毛新宇也来到烟台瞻仰,并留下了“我爱毛公山”五个大字。
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王明富则留下一首诗:“齐鲁圣贤地,毛公卧罗山。与民共日月,笑看艳阳天。”
在陕西旬阳,人们也发现了一座“毛公山”。
其实,认为这座山的形貌与毛泽东相似前,它本来有一个叫做“男黑山”的称呼,与汉江北面的“女黑山”隔江而望。两座山是否有动人的故事,就不得而知了。
如今站在旬阳新电站坝址附近遥望过去,可看到已改名了的旬阳“毛公山”,其棱角确实很像仰卧着的毛泽东。宽宽的额头、高高的鼻梁,尤其是那嘴下的痣,依稀可见。
在河南确山县蚁蜂乡,当地的“蚂蚁山”闻名遐迩。不过,听说海南、黑龙江和青岛等地发现“毛公山”后,当地人仔细端详“蚂蚁山”,发现它也像躺着的毛泽东。
对此,当地人信心十足,他们认为“蚂蚁山”比海南的“毛公山”更像毛泽东。随后他们也为“蚂蚁山”改了名字,同样叫做“毛公山”。
河南“毛公山”与全国发现的其他“毛公山”最大的不同就是“衣着”,从特定的角度看过去,整座山就像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人躺在那里。因为这个特点,当地人认为这和身穿中山装躺在毛主席纪念堂里的毛泽东很像。
当地政府听说后,特地为蚁蜂乡修了一条路,供想要瞻仰的人过去瞻仰。果不其然,当地道路开通后,便有许多游客前来拜访。
除了这六个比较有名的“毛公山”,其实还有其他的“毛公山”,比如七台河勃利毛公山、泰安肥城毛公山、鸡西鱼亮沟毛公山,等等。
海南“毛公山”开了一个先例,让人们看到一些奇峰峻岭后,都忍不住将其与毛泽东形象联系起来,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毛公山”。
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毛泽东小时候就与山、石等有奇妙的关联。人们将他和山联系起来,如果他还活着,相信他也会相当高兴。
五、毛泽东与山石密不可分的联系
八岁前,毛泽东大多时间都在外婆家度过。他外婆家在唐家坨,与韶山冲仅有一山之隔。
唐家坨附近有一座石观音像,比较信佛的外婆总是带着毛泽东去拜那座观音。因为这件事,外婆还为毛泽东取了一个特殊的名字。
许多人并不知道毛泽东的乳名“石三伢子”是什么意思。“三伢子”是毛泽东本来的乳名,至于“石”字,就是他外婆给加上去的,还是与石观音像有关。
外婆向石观音祈愿后,还让毛泽东拜石观音为“石干娘”。因此,毛泽东乳名“三伢子”的前面才加了一个“石”字。
外婆这么做的用意,就是希望毛泽东健健康康,身体如石头一般强壮,意志也如石头一般坚强。总之,就是希望他成龙成凤,有一个好的光景和未来。
也许是外婆的虔诚和祈祷感动了观音,毛泽东长大后果然意志力坚强、身体健康,领导全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领导中华民族由贫弱走向强盛。
对于外婆给自己拜的“石干娘”,毛泽东一直记着。
1959年,在外漂泊多年终于回到家乡后,毛泽东曾宴请家乡的父老乡亲吃饭,等到大家都来了的时候,他开玩笑地说:“还有一个人没有来呢!”
听到这话,大家一脸愕然,纷纷左顾右盼,想要看清是谁还没有来。
毛泽东又以开玩笑的口吻说:“是我的石干娘啊!”
一听说是“石干娘”,众人恍然大悟,皆大笑起来。
他们都知道,毛泽东说的是外婆家附近的石观音。他和石观音的故事,早在他们之中流传已久了。
除了名字里有“石”字,与石头有微妙的联系,毛泽东还与各种山川有不解之缘。
革命生涯中,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他说:“我这辈子爬了不少山,累不坏,井冈山那么大,还不是靠两条腿走过来的!”
第5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毛泽东当时也在队伍里。一路上,不知他翻过了多少座山,跨过了多少条河。
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喜欢到泰山、庐山等著名的中华山川云游……
他这么爱山,人们把山当成他,相信他是不会拒绝的。
愿他的精神和大山一样,一直永垂不朽,永远被传承下去。
结语:
人们看哪一座山都像毛泽东,其实是在怀念毛泽东,铭记他对中华民族所做的贡献,希望他的精神永远被传承下去。若非如此,那就不知道怎么去解释了。
比如,如果人们不怀念毛泽东,肯定不会认为“保国山”像毛泽东,陕西的“男黑山”、河南的“蚂蚁山”亦是如此。
正因为怀念毛泽东,发现这些山比较像毛泽东后,他们才主动为山改名,用与毛泽东相关的字样来命名,表达思念之情。
毛泽东为中华民族和革命付出了终身,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能受到民众如此爱戴,是应有的,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