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青评说】新岗位来袭,近千万人才缺口如何弥补?

发布日期:2021-4-2 10:37:11 访问次数:1138

编者按:在万物数智化时代,青贝克智慧工场着力推动人力资源智能化的研究与应用,通过汇集思想、挖掘价值,为社会经济、人力资源、科技等领域带来新的发展理念和角度。因此,我们特别推出独家栏目《青评说》,为受众朋友带来新的思考。本期,为您推荐第三期《新岗位来袭,近千万人才缺口如何弥补?》。

      2021年3月23日,第一届产业人才创新发展论坛暨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系列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系列报告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成果导向,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全局,瞄准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以产业人才大数据为基础,以实现职业岗位(群)与专业(群)对接、职业岗位任职资格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产业人才需求侧与人才培养供给侧对接为主要目标,构建需求导向、数据驱动、产才融合、开放共享、协同高效的产业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许科敏出席并致辞。许科敏指出,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支撑,人才强,制造业才能强,信息产业才能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加重要和紧迫。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是科学开展产业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评价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在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那么如何看待产业创新和人才发展这种并驾齐驱的模式呢?

     1、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失衡

“金三银四”的招聘季渐过半,许多机构也在持续做着人才“补血”工作。但由于疫情带来的影响尚未消除,909万应届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与此同时,另一则消息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去年底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闭幕后,国赛选手受到企业“疯抢”,物联网项目冠军选手甚至收到了百万年薪的意向书。这个薪酬水平也让很多人觉得“难以置信”。同时也导致了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出现失衡的“奇观”,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培养目标方面,用人单位、行业专家等公众参与度不高,导致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契合度较低,未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第二是就业要求在深度和广度上与专业人才需求不符,知识型要求比重偏大,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欠缺。

第三是培养体系不能很好支撑应用型人才发展,专业度与行业需求不匹配,不足以支撑现行业发展趋势和创新。

    2、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近日,人社部公布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合规师、公司金融顾问、易货师等18个新职业信息。这18个新职业信息,是自2015年版《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第四批。此次发布的新职业种,既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而催生的新职业,如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等;有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绿色发展的现实需求催生的新职业,如碳排放管理员;还有人们在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催生的新职业,如二手车经纪人、调饮师等。

500

     而且根据2020年7月发布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显示,未来5年,预计需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近150万、物联网安装调试员近500万、无人机驾驶员近100万、电子竞技员近200万、电子竞技运营师近150万、农业经理人近150万、人工智能人才近500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近130万、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运维员需求均达到125万,数字化管理师从业人员超200万,人才缺口近千万。

未来,在数字化时代下,企业的所有环节都伴随着各种数据产生,而这些数据从产生存储、分析、安全保障等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有专业人才进行管理。所以这些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基础设施”,是企业做所有事情的基础,这批人其实是目前各个企业在产业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中最缺的一批人。这批人构建成为一个企业进行产业创新的“人才”门槛,虽然这些人不会和企业的业务发生直接的关联,但却会对产业创新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3、突破人才引进瓶颈

    产业人才和产业创新的两驾马车是一定要并驾齐驱的。

    首先优秀的人才会创造更多产业创新的想法,有了创新想法和领军人物后,企业就可以借此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产业创新中来,这是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的过程。

但由于我国地域分差比较复杂,所以产业人才和产业创新之间具有不匹配性,因此以大数据为主的基础信息,可以让产业人才和产业创新从具体产业项目中进行优化。当我们有一个较好的产业项目和产业创新的集群体时,我们就会产生新的岗位和新的需求,有新岗位就会有新的培训、新的培养,这样在不同的区域就会有新的人才需求,而剩余的人才就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渠道,与新的产业形成相应的人才迭代。

其次,未来要形成一套产业创新的人才培养标准,人才所具备的广泛性、可塑性等等,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通过不断创造人才,发展人才的“大池子”“小池子”,以便达到逐渐形成人才发展的集散地,即人才库。

第三,培养人才具有地域性、全面性。企业通过一系列的人才吸引机制,将人才汇集到具有产业创新的地方。产业创新的地方和产业人才聚集的地方有可能具有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会通过网络和大数据使之更加优化。

最后,要做一套很好的人才测评,使更多的人才在培养的道路上进入更多的创新企业,或者进入更多的创新项目中,让整个国家从地域性和可塑性上互联互通。

二维码
微信

微信号:fdl867201610

QQ
电话
400 106 2866
邮件
867201610@qq.com
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