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或是经纬的具象
经线、纬线、赤道、两极……这些概念,似乎只是人们纯抽象创造出来的,并不在地球上具象存在。它们是如此具体、精确,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就像一张精美的大网,真实镶嵌在地球表面。地球真是如此完美地数字化生存于宇宙中。它们本来只是人类想象的,却又实实在在为人类生活提供着便利。
但是在我看来,城市中轴线就是地球经纬线的具象化,是一项试图联结抽象与具体的人类伟大创造。在我看来,城市中轴线是把数字地球与物质地球相融相刻、浑成一体的最真实努力。在我看来,历史悠久的中轴线,可以说是人类对于宇宙“纹理”(所谓天文地理)的淳朴感应,一种朦胧而确信的感受,一种极致巧妙、极致大胆的应用。
不妨畅想一下,如果地球上每个城市,都能以东西经线为基准确定街道纵轴,以南北纬线为基准确定街道横轴,那么外星人来到地球,一定会赞叹地球人对于宇宙数字化理解所能达到的高度。这种壮丽的秩序之美,足以让他们叹为观止。
当然我也只是想想而已。人类自身是否欢迎这种秩序之美,还要打一个问号呢。你若非要追问,中轴线这么有趣的意象最初是如何闪入人类大脑的?如何勾连起天理人情的?我答不上来,就像某先民一样也只是朦胧的感觉而已。(刘功虎)
北京市东城区文联副主席李哲:
北京中轴线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气度
李哲。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这样赞美北京的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中轴之门》一书将目光和焦点集中到中轴线上的一座座门上。身为北京市东城区文联副主席的作者李哲从老照片入手,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意图探究自1860年费利斯·比托为北京皇城拍下第一张照片以来,到1949年之前的近百年间,中轴线上的重重门户在岁月中留下的“年轮”。近日《读+》周刊专访李哲,他说,城市中轴文化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传承与当代城市更新有着共融互进的关系。
《中轴之门》
李哲 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中轴不只是一条“线”,它还是一个“带”
北京城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被打磨、被深描。尤其那条恒久的中轴线,以及轴线上层层递进的门户,都在诉说着伟大的故事,并创造着新的历史。
李哲在《中轴之门》一书中以300余幅珍贵老照片、舆图、古画为核心,通过抽丝剥茧的细节探究,将“中轴之门”的风云变幻、趣事逸闻、谜团考证一一呈现。
在这些北京老照片里,中轴影像独树一帜。中轴线对于北京这座古都,是一种代表也是一种象征,而百年来镜头后那一双双审视的眼睛,也被这样的象征性所深深吸引。李哲说,选择中轴门户作为这本书的主题,也是考虑到中轴遗产保护的广泛参与性。中轴线文化理念正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事情。
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杨良志评价这本书:“门是个纲,纲举目张,抓住‘门’这个一‘点’,就可以体会中轴的‘线’,但是中轴不只是一条‘线’,它还是一个‘带’,有一定的宽度。”中轴上不只是单体的建筑,还有一定的辐射范围,是具有整体感的布局。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我们很多人生活的城市,都是历史之城,也是未来之城。中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反映,它在当代都市建设中的结合与应用有着重要作用。
参与创立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
1998年,来自山东的李哲为求学奔赴北京,四年后,大学毕业的李哲来到了老南城的崇文区工作。“别人不习惯的豆汁儿,我能一喝三碗,十分适应,感觉良好。”口味的适应代表着情感上的升华。工作经历让李哲与老北京传统文化深入接触,并在这种接触过程中渐渐融入了老北京的生活模式。他在这里找到了精神归宿与文化认同,“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
2012年,李哲到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工作,参与创立了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门街道位于北京老城区的核心区域,这是老北京的内城,是元大都胡同街巷布局的一部分,保留了较为完整的老街区。李哲介绍说:“我们和来自各地的志愿者、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共同合作,在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中做了许多努力。”
创办胡同博物馆不仅要收集胡同里的老物件、将胡同的历史文化梳理清楚,还需要用一种“没有学术门槛”“走出胡同”的方式将“胡同中的生活”传播出去。李哲举例:“东四南历史街区在东四牌楼附近,它属于老北京的居住区和商业区融合的地方,当你走出胡同再去观察这个街区,从规划的角度又有一种新的视野和认识。”
就从那时起,搜集传统文化中的老物件、老照片就成了他的个人习惯与爱好。2021年,李哲调任到东城文联,他始终在思考“城市古老的街区如何在新时代中发展,既接续传统又面向未来,保持健康、有生机的发展”。李哲说:“无论是北京还是武汉,类似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都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认知传统。”
和同好共建北京老照片资料库
近二十年来,李哲业余长期从事北京老照片收集和研究,不断梳理考证,并在微博建立了一个开放式的北京老照片资料库。
他与许多爱好者一起,在百年的长河里打捞时光的碎片,不停歇地对有关北京的旧日影像搜集考证,并佐以文字解析,穿越百年,拼凑出更加真实的现场和更为生动的细节。
他很感激这些网友,有的甚至与他素未谋面。许多个深夜里,他们在历史资料中求真探讨。“他们有的是编辑,有的是公司职员,有的在读书……”李哲介绍,大家都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深情而走到了一起。
北京的旧日影像在不断集中和梳理之后,层层叠叠地集中于那条举世无双的中轴线,整座城还在绕着这条轴线在缓慢地周转往复,创造历史。
从北京历史文化的考证研究来说,这些影像是文字记录所无法取代的宝贵史料。拍摄者所摄入镜头的一切,都在无声地讲述着一个真实直观的过往。李哲说,他甚至通过这些照片,能像福尔摩斯一样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探寻到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利用老照片,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旧日风貌。比如庚子国变后两宫回銮是怎样的一种场面,朝廷如何组织这次迎驾活动,甚至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如何在正阳门瓮城内进香,慈禧太后如何向城头观礼的洋人打招呼致意……书中的老照片都给出了答案。
老照片还有力地推动考证,弥补史缺。如书中提及的正阳桥牌楼匾额,庚子国变时曾遗失,重修时补上,这是少有人知的。而且,连文字资料也未记录到的这满汉双文的匾额,其实文字顺序前后更换了,换之前是满文在右,换之后是满文在左,而老照片则记录了这一变化。又比如地安门庚子国变时被日军轰毁,文字记载很少涉及,且语焉不详,但一张当时从景山俯拍地安门一带的老照片,就直接给出了答案:地安门当时已经消失。
这个分享北京老照片的微博每个月的阅读点击量最高曾达到1500万人次左右。“如果这些历史影像资料不充分利用,很多历史记忆也就永远地被时光带走了。”
收集、整理与传播中轴老照片,是李哲在《中轴之门》的一个尝试。他说:“如何在收集、研究、利用、传播方面形成闭环机制,打通学界和民间研究壁垒,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并建立良性运转的图像研究利用模式,以及创作更多具有广泛传播性的作品,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刻地体现在现代都市的建设中。李哲说:“城市的规划中应渗透传统的文化,并且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城市更好地发展下去,不断地弘扬传统文化,使精神文明有巨大发展,使城市富有蓬勃生命力。”
【访谈】
城市中轴线的布局,体现智慧与文化之美
读+:《中轴之门》一书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北京中轴线上的遗产,更全面认知北京中轴线文化。中轴线的运用,在人类史上似乎古已有之,为什么会有这么普遍的文明特点?
李哲:北京的中轴线概念最早是梁思成先生提出的,他是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城市规划的角度来提的。从传统的角度来说,人们一般是有中轴认知的,因为中国许多城市讲究对称之美。
建筑是会讲话的,北京中轴线是一套完整的叙事体系。通过中轴线,能够了解中国人如何通过规划布局来表达对政治理念、文化象征和生活空间的认识。
从根源上讲,中国过去的一些重要都城是有中轴对称的概念的,这个轴线其实是通过重要建筑物在核心区域进行对称布局而烘托出来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布局一方面是出于理智的考量,要集中地布置大型的纪念式的建筑,包括前朝后寝、朝廷礼制运行的建筑;另一方面则是出于现实的需要。城市的重要公共服务设施需要有一个集中布局,包括城市的防卫意识,这也充分体现在环环相套、拱卫中轴的这种布局上。
中轴对称的布局既体现了核心集中的概念,同时又展示了对称的审美,于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自然集中在一个轴线上。
但是,中国的许多城市是从古老的居民点聚居地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们其实做不到《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棋盘式布局。比如中国那些古都,无论是洛阳、汴梁,还是长安,其实都不是那么完全对称。还有一些南方的城市,例如南京、武汉等,它们本身受水系的影响非常大,它们的城墙沿着水建设,是蜿蜒的,而不是方方正正的。
读+:关于中轴线,能说说北京和其他一些世界历史名城的差异吗?
李哲: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北京市诸多其他建筑物亦位于此条轴线上。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
北京中轴线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它的渊源能够追溯到《周礼·考工记》中理想布局的时代,这让北京中轴线具有了独一无二的时间厚度。千百年来,北京城始终在生长着,它无论是从自然上、地理上还是从人文上都从未中断。
元大都城内街道整齐,犹如棋盘,其布局特点是十分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王城的建制的。明清的北京城继承了元大都的城市规划,保留了它的街道系统,只改建了皇城、宫城。在继承的基础上,明清北京城也有所发展,自此北京城的规模更加宏伟,布局也更加严整。
北京的中轴线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与气度,是承载着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理念的、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中轴线的历史其实还可以进一步追溯到金中都,1153年建成的金中都有着一条鲜明的中轴线,它的重要行宫万宁宫则对元大都的选址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座宫殿群的轴线可谓是今天北京城中轴线的前身。
金中都的宫殿建造则参照学习了北宋京都汴梁城,甚至很多假山石也是从汴梁运来的,宋朝又是继承的汉唐……纵观中国城市的发展历史,会发现古代城市的规划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从建筑、文化、语言等方面,我们都能感受到北京是一个多元共生、开放包容的城市,它和我们新时代提倡的理念是合辙押韵且共通的,北京这座城市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一直在生长,从未中断。
北京这种棋盘式的中轴布局是独特的文化遗产,国际上很多著名城市的规划基本上不是棋盘式的布局,它们多为辐射型、射线状的城市——基本上都有一个核心城堡。
最早的时候,这类城堡其实是单一功能的军事堡垒,人们围绕军事堡垒这个权利核心区来布置服务于它的服务区和缓冲区。国际上很少有像北京城棋盘式的那种横平竖直规划的城市,每个城市是根据它的地理环境位置、功能区来逐渐发展的。
很多城市受河海湖泊的影响,沿河湖修路、建筑居民区房屋,所以国外的很多城市,包括巴黎、纽约这些城市,它们是有轴线的概念,但是并不是棋盘式的布局。
从跨文明的角度来看,世界上伟大的城市有共通的地方——一方面,它们生生不息、不中断地一直生长;另一方面,它们多元文明汇聚,开放包容,与世界、与未来接轨。
核心的建筑往中轴集中,是传统文化的传承
读+:这次国家版本馆的选址,最终确定在北京城中轴线北延长线上,建在燕山脚下。这一选择有着怎样的意义?
李哲:借着一次学习机会,我曾有幸去国家版本馆参观,感到非常震撼。国家版本馆坐落在北京中轴线的北端延长线上,这里原是一处废弃的采石场,经过生态修复,一片气势恢宏的仿古建筑群依山就势兴建起来。三个分馆也都依山而建,分别位于西安秦岭圭峰山、杭州良渚和广州凤凰山。各馆均设置了展示区、保藏区、洞藏区、交流区等,规模和条件在版本保藏史上达到新高度,确保中华版本免遭各类灾害损毁。
最重要核心的建筑都要往中轴上集中,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历朝历代都把版本保藏传承放在重要位置,从周朝的守藏室到汉代的天禄阁,从唐代的弘文馆到宋代的崇文院,从明代的文渊阁到清代的四库七阁,专藏机构一直承担着培根续脉的文化功能。
你会发现中国在对传统的传承与发扬方面,让全世界的人都印象深刻、感叹不止。
读+:据您所知,现在还有哪些城市中轴线运用的鲜活案例?
李哲:武汉是一座围绕长江而生的城市。“两江三镇”汉口、武昌、汉阳三镇深度融合,均衡发展。
武汉新城的发展建设也包含着中轴的概念。其实,武汉本身受水系的影响,并不是一个规整的中轴形状,但是它也有轴线的概念。武汉新城集中了各种资源,从产业发展看,这种集中凸显了它的定位和布局,把核心的功能设施布置在一个很鲜明的核心区域,形成一个轴线的概念。无论是从城市的定位还是从功能运转上来说,这种建设布局都是凸显智慧的。
中轴线运用比较好的城市还有西安。西安老城以鼓楼为中心,是有轴线的。对于以旅游见长的老城来说,轴线就是一条文化中轴,有些古老街巷一直保持原有脉络布局,保留了古都的韵律。
还有一些更小的古城,最初形成是由于单一军镇功能,一般是十字交叉,一座方城轴线非常鲜明,中心点有鼓楼或者牌楼,四通八达。如今也多被旅游开发,形成鲜明特色。
中西都有轴线概念,现代化的新城建设自然也就对中轴多有运用。大型城市公园、纪念性建筑、功能性场馆,以及富有代表意味的中心广场都布置在轴线上,同时也集中了文商旅等一系列核心品牌资源。不过有些老城过度开发导致失真,只剩一条传统轴线,其他都是新做的,就有点走过头了。
让土地能够更集约地使用,让主要建筑能够集中于轴线并承载过去和未来,有现实精神也有人文意味,这就是成功的运用,否则就是刻意营造。
让传统文化扎根在城市,生长新鲜内容
读+:今天的城市建设,如何做到既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应用其中,又不失当代城市该有的各种顶级功能?
李哲:首先我们要自信,我们的传统其实从未中断过,它正不断地展现着蓬勃的生命力。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变换形式。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这种时尚与风尚,是以传统为核心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也在发生变迁。我们需要运用发展的眼光,不断引入新鲜的血液,例如艺术群体、文化群体、各种人文空间等,通过在古老的街区里设置合理的点状的人文空间进行布局,再通过人文空间引入各种文化机构。
让古老的街区焕发新的生命力,生长新鲜的内容。东城文联正在致力于“东城文艺+”品牌的建设布局,正是利用了东城丰富的这类人文空间资源。例如我们联动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它是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人们除了可以在这里参观与胡同文化息息相关的展览外,还能感受社区文化、开展各类普及教育活动。包括它所延伸到的史家胡同文创社、内务部街27院、槐轩美术馆等街区人文空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和有机统一的“文艺+”空间布局。
也就是说,在这一机制下,不同的空间会产出不同的内容,又会逐步形成可以良性互补和互动的联合体。传统文化不断地扎根在这里,形成良性运转。
其次,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延续与发扬,像一棵树一样生长,是需要与街区原有的居民、原有的传统融合发展的。它立足在肥沃的土地上,传统的土壤滋养它生长。
不断生长起来的这些“一棵棵的树”,将形成一个小的生态,这时候就需要政府等各方面对它进行呵护与保护,让它有成长的空间。这样的生态环境发展起来了,街区也拥有了文化生态,就无形中形成了传统文化的共同体。然后,各个街区之间自然就连成片。那么,老城和新城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融合的状态。
所以,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不断地创造特色人文空间,在街区里合理布局,让每个空间不断创造新内容。
读+:前些年,武汉也提出要打造城市中轴线。这样一个两江四岸多中心的城市,您觉得有打造中轴线的必要吗?具有现实可能吗?
李哲:北京的生命力为什么特别强大?因为北京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城市。北京作为首都,同时具有棋盘式的布局,它似乎应该是一个礼制为首位的城市。但是实际上,在关键时期,北京都是礼制让位于现实,在城市规划中优先考虑现实需求。
武汉也应该在规划中围绕着现实来看,同时综合考虑它的交通、它的传统、它的地势、它的水系以及它的经济产业的特点等。
武汉不必要刻意为了中轴而打造中轴,在城市规划中,还是应该考虑到武汉三镇本身传统的特殊布局和武汉本土的特色。城市规划应该是受城市自身渊源影响的,它是自城市原本的特点中自然生长出的新东西,而不是直接从别的城市嫁接而来的。
武汉有许多历史建筑、历史街区,这意味着武汉拥有丰富的历史研究资料,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入地收集和梳理。在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可以将这些成果分享到全球,让全世界的人对中国的城市文明发展有更好、更细地认知。
(长江日报记者马梦娅 实习生韩千雪)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