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2-28 19:21:35 访问次数:591
小时候,外公给我讲故事,说到项羽自刎乌江时,很为之可惜,问:
“项羽勇武过人,实力强大,为什么会败给泥腿子刘邦?”
外公说,项羽不是败给了刘邦,而是败给了大势。
我不解,外公又发表了一通长篇大论,我却似懂非懂,但记下了不少。
秦灭六国,看似消灭了六国,但六国隐藏的势力仍然不小;在灭秦战争中,六国势力同仇敌忾,自然会帮助项羽。
秦被灭之后,六国势力之间有了纷争,其它五国当然不肯让“楚”一家独大,多番争斗后形成默契,转而在楚汉之争中支持与六国均无牵扯的刘邦。
刘邦一统天下后,六国势力为了家族传承不衰,分成了显宗和隐宗;显宗入朝为官,而隐宗潜入水下,暗地壮大势力,形成了豪门大族与皇室分庭抗礼的格局。
汉朝末年,黄巾军起义,豪门大族势力严重受损。
随后的三国、晋及五胡十六国之争,豪门大族各自为战,但各方都没有绝对的实力,有些豪门在争斗中消亡了,最终保存下来的势力,后人称之为“七宗五姓”。
慢慢地,豪门大族们也明悟了,这样争斗下去不是办法,不少豪门联合起来支持杨坚,隋朝立国,实现了大一统。
隋文帝杨坚英明神武,他知道自己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深为忧虑;一统之后不久,他就开始抑制豪门大族的势力膨胀,而要想抑制豪门,首先要从官员选用开始。
不少人可能会知道,汉朝的官员任用采用察举制、征聘制、荐举制和郎选制,这其中, “察举制”不值一提,只是主官招募幕僚而已;至于“郎选制”,从宫中侍卫中能选出几个优秀人才?
汉朝官员主要来自于征聘制和荐举制,这其中的玄机就大了。在民智未开化的时代,豪门大族说谁好,皇帝又哪里知道好不好?这些人上来后,多数会替豪门说话。
文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试行科举制,意图用科举制上来的官员制衡豪门。
至于废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固然有独孤皇后的作用,但主要是因为杨广对他的治国方略理解得最透彻。
隋文帝逝后,炀帝杨广继位,更加重视科举制。
杨广思虑深远、眼光宏大、才华出众,文韬武略俱备。
但历史上对杨广骂声很多,多数文人称之为暴君、昏君,被诟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杨广大手笔营建东都(今洛阳),一是因为西京的粮食自给不足,二是为了摆脱关陇之地豪门大族的威胁。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在粮食紧张时,也经常带着妃嫔子女到洛阳,被戏称为“就食天子”。
后世人把营建东都说成骄奢淫逸,这个罪名扣在杨广头上,多少有些冤。
隋炀帝修建运河更是功勋盖世,运河沟通南北,后世受益无穷,可修建运河的人却被骂成暴君、昏君,是不是挺讽刺?
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杨广修建运河,后世的王朝很难做到南北融合。
这也是最被人诟病的,但杨广征伐高丽有没有错?我认为没错。
如果有错的话,被史学家称之为明君的唐太宗为什么也要远征高丽?
至于一次征伐失败后为何要再而三?那很简单,皇帝不能败!
败了的皇帝,如何有威信?失去威信的皇帝如何能制衡豪门大族?
三征高丽失败,杨广的刚愎自用是主因,豪门大族扯后腿也是主因之一。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隋炀帝想完成“大业”,一群眼光狭隘的“燕雀”们却拼命扯后腿,不杀他们杀谁?
换句话说,不杀人的皇帝能算皇帝吗?
至于私生活之类的,对皇帝来说,那根本就不叫个事儿。
其实,杨广的功绩还不仅仅是营建东都和修建大运河,其它的也有不少,譬如,营建黎阳仓和洛口仓,对缓解粮食供应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很奇怪,历史上贡献最大的两位帝王都是暴君,秦始皇修建长城成了暴君,而修建了大运河的隋炀帝则是暴君、昏君双重加持。
客观一点说,杨广其人刚愎自用、好大喜功,急于做“明君”,急于成为“千古一帝”,这是他身死国灭的根源。
但杨广的思路有错吗?我认为没有错!
纵观中国历史,明朝之前的王朝更替,无不是兴于豪门,又亡于豪门。
为啥?因为新王朝立国之初,豪门大族深知天下动乱的危害性,能够谨守本分;但几代之后,他们的后人就会忘记教训。于是,兼并土地、奴役百姓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民不聊生、天下大乱。
杨广抑制豪门的思路没错,错就错在太急了些。
有句话叫“超前半步是天才、超前一步是疯子”,这句话用在杨广身上很贴切。
无意为他洗白,只是留个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