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推荐信息
Recommend
热门信息
Hot

清明上河图放大100倍后,有一让人尴尬的细节,树下男子在干嘛?

发布日期:2022-12-9 12:51:40 访问次数:386

我国有幅国宝级的传世名画,是宋朝一个叫张择端的画家画的《清明上河图》,该巨作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区别于传统国画只用水墨的习惯,张择端用了绢本设色。

有了颜色,也让这幅图上的细节也更加生动了。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民俗画,记录的是今河南开封,当年北宋的都城汴京城内,百姓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北宋繁荣的社会形态。


细节满满

在这幅五米多长的画卷里,描绘了人、动物,各种建筑和交通工具,北宋的特色在这里都一览无余。原画现在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不过,电子版的图,在网上都能看到。

画中人物众多,神态行为各有不同,没有重复的两个人,要是将画放大一百倍,去研究画中人物,会发现一处尴尬的细节,让人在想笑的同时,又不得不感叹作者的观察之细微。

图中能看到,汴京相当热闹,清明节那天,大家都要出来赶集,是宋朝时期民间的风俗,所以当天街上看起来十分拥挤,正是这种繁忙和拥挤,给了作者灵感。

清明上河图里,总共有1600多个人物,200多只动物,能看到汴京城内的街景,城郊的风光,和汴河上的忙碌,这些人和动物分布在这三个部分,各司其职。

远方有一支驼队,载着沉甸甸的货物缓缓向闹市走来;码头有商船,工人们在准备卸货;而桥上,密密麻麻全是行人,他们或许在看热闹,或许在等着过桥,每个人手里都有在忙的事。

各个商铺里,买家和卖家正在交易。一切有条不紊,有来有往。有活干,有生意做,表示经济是没问题的,人人都有饭吃有衣穿,正好说明北宋的繁荣。

有人在戏台上表演,观众看得兴趣盎然,有滋有味;还有人三五朋友一伙,在树下闲聊、纳凉,生活好不惬意。

最尴尬的细节

再放大看,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有饭馆的伙计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筷子,急匆匆地走在送外卖的路上。

街道中间有疾驰的马车,差点撞到路人,有人在这天结婚,轿夫扛着喜轿,引得路人侧目。

可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好笑的还是一个睡在树下纳凉的男子,由于画作设了浅色,放大后不难看出那个熟睡的男子下半身只穿了条内裤,且内裤还是红色的

这情景,即便是放到现在这么开放的社会,看着也蛮社死的,更别提是在宋朝。

于是有人提出质疑,那男子是不是穷,才导致的衣不蔽体,光天化日之下,如此不雅地暴露在众人面前,成何体统?

可是,如果这是不合适的举动,张择端大可不必将它如此详细地画出来,他能画,表明那时的社会环境是开放的,人们见怪不怪。

其实从男子周围其他人的表情,就能看出,他们对此并不觉得尴尬,否则,早上前斥责男子了。

男子趴着在睡觉,红内裤相当醒目,而他周围的人都穿戴整齐,虽然无人斥责,但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可见当时的社会,也没有开放到能随便穿衣不怕羞的地步,只能说,那就是当时真实的情况,作为画家,张择端选择了用写实的方式,来反应社会百态。

隐藏的社会问题

唐宋两个朝代,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繁华的时代,但到了北宋却是危机重重,长年战乱,抵抗蛮夷入侵,北宋后期统治者昏庸,重用奸臣贪官。

所以,《清明上河图》里所描绘的繁荣,其实是内藏强烈的社会矛盾的

比如当街疾驰的马车,驾车的人,很明显根本不在乎会不会撞到人,只管自己赶路,除了有权有势的官宦贵族,谁敢这么干?


北宋时期朝廷有个相当重视的问题,是消防,因此汴京城里建了好多座望火楼,以便能在高处及时观察到城内的火情。可清明上河图中望火楼上,一个值班的都没有。

不仅如此,城墙上也没有守卫。如此麻痹大意,只能说明当时的朝廷有多腐败。

再细细看一下河里运货的船,看起来像在运粮食,可船只全是私船,一艘官船都没有,本来该朝廷把控的东西都落到了私人手里。

北宋最出名的昏君当属宋徽宗,他只图享乐,为了从外地把他喜欢的花石运进京,他专门命人开辟了一条航道。

搞的民怨四起,朝廷大贪官蔡京和王黼只手遮天,王黼甚至谎报军情,宋徽宗都毫无察觉。

但是宋徽宗喜欢画画,这大概也是张择端画这么大一幅画的原因吧,是用来讽刺北宋朝廷和社会的一把无声利器。



二维码
微信

微信号:fdl867201610

QQ
电话
400 106 2866
邮件
867201610@qq.com
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