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摆脱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的全面经济制裁,掌握国际贸易的主动权,俄罗斯不断降低石油价格,希望以此来刺激经济。那这么好的捡便宜的机会,为什么我国不多买一点呢?
首先要知道,国际原油贸易不是我们在菜市场买菜,谁便宜的就买谁的或者想买谁的就买谁的,因为国际原油的买卖都需要签订相关协议,有点类似于饭店向供应商贩订购蔬菜,一旦达成与商贩的协议,就不能因为某天菜价突然便宜就毁约另外采购。
石油买卖也一样,我国石油是分别向中东各产油国,以及俄罗斯,南美巴西、委内瑞拉等产油国采购,产油国是根据协议按需开采石油,如果说突然毁约去大量购买俄罗斯的石油,那么其他产油国开采出来多余的石油卖给谁。
而且毁约就会使信誉丧失,虽然暂时是占了点小便宜,但哪天俄乌冲突停止了,油价涨回去了,我国再回头找这些国家,人家就不会卖给你了,所以不能因小失大,要按照既有合理的比例采购各国石油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就像之前俄罗斯的油价比国际油价高时,我国也按一定比例采购俄罗斯的石油,为的就是规避风险。就连乌克兰背后最大的支持者,天天喊着制裁俄罗斯的美国,也在继续进口俄罗斯的石油,而且占到美国石油进口量的10%。
其实,这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就像美国白宫发言人说的那样:减少全球能源供应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说白了就是美国也不愿意自己的国家利益受损。
虽然我国已经增加了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但数量很有限,那究竟什么原因导致我国不愿意多进口俄罗斯便宜的石油呢?
这种可能性也不高,主要的原因是虽然俄罗斯石油价格便宜,但运输成本高,因为俄罗斯现在遭遇西方国际制裁,很多国家本身就不太愿意进口俄罗斯石油,也不愿意将自己掌握的港口和大型油轮供俄罗斯运送石油使用。
如果想要用油轮运输就需要不断地转运,而转运还涉及到装卸的问题,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成本,使得原本廉价的海运变得不再便宜,加入了运输成本石油的整体价格也自然就不便宜了,那还不如直接从中东增加原油,运输航线也熟悉,不容易有阻碍。
那么如果使用管道运输呢?
我们知道俄罗斯和中国是接壤的,如果使用管道运输就可以避免海运受到的掣肘。而且中国和俄罗斯的确有一条已经建成的石油输送管道,不过也只有这一条管道,如果再增加进口量就需要另外建设管道,而管道扩建需要大量成本,如果建设完成遭到变故无法供油,就会浪费大量资金。
而且管道建设需要时间,目前这条已经建成的石油管道,光谈判中俄就谈了15年,等新的管道建设完了,俄乌冲突早就结束了,油价可能早就涨回去了。所以任何举措都应该是基于长期的战略考虑而不是短期的利益考量。
其次俄罗斯的石油质量并不是最好的,因为俄罗斯的石油大多含硫量高,硫对金属具有腐蚀性,所以进口俄罗斯的石油还有经过除硫的程序,所以实际的成本并不低,而且因为处于西伯利亚寒冷地区开采并不容易,所以不是这次俄乌冲突“打折”促销,价格并不便宜。但是中东的石油不仅开采方便,而且质量上乘,关键是通过海运方便灵活。
我国石油需求量那么大,俄罗斯石油不管质量如何,但目前相较于其它国家便宜是事实,我国为什么不趁降价多买一点存着呢?
多买石油存着就涉及到石油战略储备的问题,目前石油储备量最大的国家是日本,可以满足150天的消耗。但是中国90年代经济快速起步的时候,主要是依靠轻纺工业,石油需求量不大,我国的大庆等地也有产油,基本可以满足自给自足。
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在全国建立了众多的石油储备基地,截止2020年石油储备能力已经有8500万吨,但是目前又接近储存满了,所以俄罗斯的石油即使买了也没地方存。
而且,俄罗斯通过中俄石油管道每年向中国供应1500万吨原油,这已经占了中国进口石油的10%左右。而中国对于中东地区的原油进口占比虽然比较大,但是中东有多个国家,平均到每个国家都是在10%左右,最多的不会超过15%。
这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的策略,如果我国大量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就容易形成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
虽然我国和俄罗斯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是国际关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既不过度增加进口俄罗斯的石油,也不减少进口。
所以我国在进口石油的问题上遵循的是均衡的原则,不会过分多进口任何一个国家的石油,既不干趁火打劫的事情,也不干落井下石的事情。
是否增加进口俄罗斯的石油要看我国的需求和相应的客观条件,按照自己的步调行事,不被价格和国际局势裹挟,毕竟石油进口是战略问题,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