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4-20 10:48:05 访问次数:573
以前上学时,经常在课本上看到两个字:节选。
当时总是会好奇,想知道节选内容外的部分,到底写的是什么?于是,每次都自己去把原版找出来看。结果,才慢慢地了解了教材编订专家们的良苦用心。之所以会只节选一部分,无非就是两个原因:
其一,文章太长了,但课本收录篇幅有限,只能选出精华部分;其二,其它部分的内容,有的真的不适合孩子们读。
随便给大家举个例子。唐代大诗人李绅写的《悯农》,本来一共是有两首,但以前的课本只收录了其中一首,也就是咱们熟悉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前一首的最后10个字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让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去想象农夫饿死的情形,确实不太合适。不过,近些年有部分版本的教材已经开始收录这几句了。
除了这首《悯农》外,还有一首作品也是一样的情况,这就是李白的千古名作《古朗月行》。这首诗被收录进小学课本后,共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只有4句,另一个版本有8句。我们来看8句版本的:
《古朗月行》(节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唐人写诗一般不用标点,只要句意断了,我们就称是一句,因此上面笔者节选出来的就算是8句。
作为一线语文老师,笔者的很多同事,都遇到过同样的情况:有些知识面比较广,在家里读过这首诗全篇的小学生朋友,就会直接问老师:“后几句你为啥不教!”
对于这个提问,我的同事们都只能无奈的摇摇头,告诉他们:“你还太小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后几句的内容,老师们不敢随便教给小学的孩子们。毕竟,教材之所以只收录前一部分,也正是因为后几句不适合孩子们读。
这首诗是李白在安史之乱前写的。当时大唐已现颓势,安禄山的司马昭之心早就显露,但唐王似乎并没有任何警觉。于是,气愤不已的李白便写了这样一首诗。
全诗的前几句,写得非常优美,这也正是它能被选入小学课本的原因。李白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它高高地挂在天上,就像飞在云中一样。孩子们从小接触如此优美意境的诗句,对提高他们的想象力、语言能力,都是有极大好处的。同时,也能让他们从小就对唐诗有个好印象。
然而,李白此诗用的是欲扬先抑的写法,它的后几句,就不这么“简单”了。大家且看: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后半部分,全都是在数落人了。很显然,李白是把心中的那轮明月比作鼎盛时期的大唐,而把安禄山等人,比作让月亮黯然失色的人。李白认为是他们这些人昏蔽唐王,祸乱朝廷。
看得出来,李白当时是非常气愤的,因此他在文中用上了“沦惑”等字眼。
很显然,从各个角度来分析,李白这首诗的后半部分,在多数人看来,确实不太适合给孩子们来读:首先,这种朝廷讽谏诗,诗风确实比较辛辣。其次,前几句的好意境,极有可能因为后几句被破坏。再次,诗的后半部分的语言艺术水平,也远不如前几句。
因此,不把后几句收录进课本,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近些年也有网友提出,这样会不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心理落差:小时候读这首诗觉得那么优美、那么娴静,长大后才发现,这居然是一首讽喻诗,自己被“骗人”,这该有多难接受呀?
对此,笔者认为咱们应该客观来看待这种落差。个人认为,老师在教孩子们这首诗时,不用藏着掖着,完全可以告诉他们:这是一首讽喻诗,后面还有一部分没收录,以后大家长大后有兴趣,可以自己找来看。孩子们可能当时理解不了安吏之乱,也不认识安禄山,但有这个印象就行了。
同时,也可以告诉孩子们,我们学这首诗的重点在于学习李白的表达方式。前几句确实写得很形象、很美,他们能体会到这一点,就已经成功了。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