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3 10:27:51 访问次数:72
秋分一过,昼夜温差拉大,红薯地里的薯块正悄悄膨大,种薯人都知道,这是决定产量的生死关口。
秋分过后,红薯进入生长的“黄金时期”。此时田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年底的收成。前期控旺、中期保叶、后期催薯,这三个阶段环环相扣,一步出错,可能导致减产30%以上。
弄懂这三部曲,让你的红薯个大、淀粉足、产量高。
前期控旺:防茎叶“疯长”
红薯生长前期,最关键的是控制茎叶徒长,让养分顺利流向地下的块根。
判断旺长有诀窍:叶色浓绿,顶部三叶节间明显拉长,叶柄长度与叶片宽度较正常条件下增加三分之一以上,垄顶与垄沟无明显区别。
此时若不控制,藤蔓只会“疯长”,薯块却长不大。
控旺方法要因地制宜。对水肥充足、长势旺盛的地块,可喷施烯效唑、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喷施控旺剂应在晴天下午3时以后进行,避开高温时段,防止药害发生。
对于山区旱薄地,则不宜采用药物控旺,弱苗需要依靠叶片制造养分,此时应采取提蔓方式,防止茎节扎根争夺养分。
切记,不要翻蔓!翻蔓会损伤叶片,降低光合作用。正确的做法是轻轻提起秧蔓再放回,只拉断不定根,不伤茎叶。
中期保叶:延长光合作用
红薯生长中期,保护叶片就是保护产量。叶片是薯块的“能源工厂”,叶片健康,薯块才能膨大。
中期保叶重点在科学施肥。红薯膨大期对钾肥需求量巨大,可根据田间生长情况追施适量钾肥和磷肥,促进薯块膨大。
叶面补肥是关键措施。用1%尿素加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叶面喷施,每隔7-10天喷1次,根据田间生长情况喷施2-3次,能让叶片保持鲜绿,增强光合作用。
水分管理同样重要。红薯怕涝不怕旱,降雨多时要及时清沟排水,避免土壤缺氧导致薯块腐烂。
同时也要防旱,生长后期若出现干旱,应及时浇水,一般收获前20天左右停止浇水。
病虫害防治不可松懈。秋季易发甘薯麦蛾、斜纹夜蛾等食叶性害虫,可喷施10%虫螨腈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5%氯虫苯甲酰胺1000倍液防治。
后期催薯:促薯块膨大
红薯生长后期,一切管理围绕促进薯块膨大展开。
补钾是重中之重。红薯膨大期对钾的需求如同饿虎扑食,钾足则薯大淀粉多。此时可随灌水追施硫酸钾,每亩10公斤左右,或冲施高钾水溶肥。
裂缝灌肥是老农们的增产秘方。用粪肥加磷酸二氢钾,沿薯块生长造成的裂缝灌施,灌完后盖土,这种方法能增产20%-30%。
收获前20天必须停止浇水,这样收获的红薯更甜糯且耐贮藏。去年有农户因收获前浇水过多,挖出的薯块软烂,存放两天就腐烂,损失惨重。
收获时间有讲究。红薯最迟应在10月底前收获,避免冻害。鲜食用甘薯可根据市场行情适时早收,淀粉加工型则待气温降至18℃以下时收获。
红薯管理的这三个阶段,像一个严密的流水线,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最终产量。
距离收获还有关键的一个月,现在行动起来,检查你的红薯地,看哪里需要调整——该控旺的及时控旺,该补钾的尽快补钾,该排水的立即疏通沟渠。
用心管好这最后一段,秋后窖里定会堆满瓷实饱满、香甜可口的好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