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2-28 15:51:17 访问次数:620
原标题:把创新“金点子”变成解难“金钥匙”
寒冬时节,第78集团军某旅组织开展雪地驾驶训练,锤炼官兵作战技能。
张彦君摄
新闻回顾
6月7日,本版刊发了一篇来自第78集团军某旅的报道——《训练成果以官兵名字命名》,主要讲的是:面对练兵备战中遇到的难题,官兵们结合任务和部队实际,积极开动脑筋,摸索出各种解决办法。为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动力,引导大家岗位建功、战位立功,该旅将这些成果以提出者的姓名命名,并载入旅史。
半年多过去了,这项激励措施效果如何?他们又取得了哪些创新成果?部队战斗力建设有什么新变化?请看本报记者的回访。
寒冬时节,记者走进第78集团军某旅训练场,一场北部战区陆军组织的年度军事训练检查考核正在火热进行。
调整后视镜、方向右打满、转弯处收油……经过一番紧张有序操作,运输连15名战士顺利完成驾驶专业抽考。没多久,考核结果出炉,这些驾驶员的成绩均达到“优秀”标准。
走下训练场,看着一个个自信从容的战士,记者立刻上前与他们攀谈起来。细问之下,大家笑着说:“我们使用的驾驶技巧,正是之前登过报纸的‘路伟倒车法’。”
一旁的运输连干部闫隆基满脸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这半年来,“路伟倒车法”提出者、三级军士长冀路伟全身心帮带战友,至今已带出10多名班长骨干。在不久前举行的“存瑞杯”军事比武中,连队战士使用“路伟倒车法”再创佳绩,一举包揽前三名,其中一人荣立三等功、两人获嘉奖。
漫步营区,记者注意到,该旅营连信息视窗、黑板报等“六小阵地”,处处可见冀路伟、刘建、孙天乐等人的名字,他们摸索出来的训法成果被专门列入“功勋荣誉”版块置顶显示,吸引不少官兵驻足观看,显露出羡慕之情。
“以官兵名字命名训练成果,不是为了制造什么噱头,而是依靠官兵主体力量,汇聚官兵智慧力量,破解练兵备战中遇到的难题。”该旅领导介绍,在这种方式激励下,一大批官兵自发组成小组,按照专业领题攻关,展现出惊人的创新活力,以前一些“不敢碰、练得少、进展慢”的险难课目,如今也迎来了“挑战者”,全旅上下研训谋战的氛围日益浓厚。
在某连五班,战士们讲起今年第四季度举行的一场直瞄射击比武考核。令记者吃惊的是,在这次比武考核中打出“满堂彩”并一举夺魁的炮班,全部由入伍不到两年的战士组成。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记者在瞄准手于龙身上找到了答案。
于龙是一名大学生士兵,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但直瞄射击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最终能打出什么成绩,他心里也没底。为此,在比武考核前,该连专门把刘建从兄弟连队请过来,给于龙“开小灶”,于龙很快掌握了“刘建修正法”的操作要领。比武考核当天,于龙快速精准锁定目标,引导火炮发发命中。“原来‘刘建修正法’这么管用!”事后,一些此前对“刘建修正法”不怎么认可的老兵也心服口服,开始主动学习借鉴。
在该旅训练专修室,记者见到了刘建。此时的他,正站在自行火炮模拟系统旁,指导新兵张钰学习自己的“绝技”。瞄准方位、测定距离、装定参数,张钰使用“刘建修正法”不断修正火炮射击诸元,伴随一声轰响,显示屏上的“敌”装甲目标被摧毁。
这段时间,正值复训补训“黄金期”,刘建变得比平时更忙了。他主动申请担任火炮瞄准专业教练员,将自己的“独家秘笈”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战友,帮助他们练强专业技能、提升训练水平。
“你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记者打趣道。
“‘刘建修正法’虽然以我的名字命名,却属于全旅官兵。如果能有更多的战友因此受益成为骨干人才,甚至超过我,这不是比修正法本身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吗?”刘建平静地回答。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官兵中来,到官兵中去。回访中,记者明显感到,虽然这半年来,还没有新命名的训练成果,但官兵们为之奋斗进取的劲头始终未减——
修理技师修文海自制降温工具,某型装弹车发动机故障大幅减少;火炮技师剧燕伟研制检测套装,解决了某型火炮箱体电气信号测量不便问题,提升了火炮发射效率……在该旅,类似这样的创新探索还有不少,有的处于攻关阶段,有的渐成雏形,有的已接近尾声,只待实战的检验。
前段时间,该旅组织开展了“军事训练大家谈”活动。活动中,官兵们讨论热烈,脑洞大开,提出了很多有助于提升战斗力的“金点子”。该旅一位领导表示,在这些“金点子”中,有好几个具备成为实用训法的潜质。
“从‘想法’到‘做法’,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位领导介绍,今年以来,他们努力做好训练成果命名的“下篇文章”,将创新成果与“双争”评比挂钩,研究出台量化评估方法,树立起“人人都可创新、人人勇于创新、人人共享创新”的鲜明导向;同时,健全鼓励创新的制度机制,依据有关规定下拨专项资金,支持基层探索实践,努力把官兵们提出的一个个创新“金点子”,变成一把把解难“金钥匙”。
“军事领域是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任何墨守成规、坐等观望,无异于作茧自缚。”这位领导表示,现在的官兵学历越来越高、思想越来越活,要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出来,把他们的敢拼敢闯精神完全激发出来,推动战斗力建设更上一层楼。
回访手记
涵养源头活水 催开创新之花
■冯 升
在基层部队实践中,官兵自己动手革新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第78集团军某旅用官兵姓名命名训练成果的举措,突出个人贡献、尊重官兵付出、注重实用导向、更具激励效果,让编者眼前一亮。
虽然说,按照人们习惯的定义和标准,该旅的一些训练成果可能算不上发明创造,但从实际效果看,对解决部队训练难题、推动战斗力建设却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而且,比起某一项具体创新成果,借此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激发人人思战谋战的热情,更显难能可贵。
基层官兵的智慧是无穷的。放眼我军历史,如“近快战法”“郭兴福教学法”等,无不是发轫于基层进而影响全军。进入新时代,我军基层创新活力充分释放,不断掀起岗位练兵、科技练兵热潮。比如,某信息通信基地成立“高玉华工作室”,先后孵化出20多种专用器械、10余种故障排查法,培养专业技术骨干500余名;第74集团军某旅成立“潘荣华工作室”,多项革新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第77集团军某旅成立“创客办公室”,已推动60余项革新成果落地见效;第80集团军某旅定期举办“军匠工程”创新成果展,评选“军匠之星”,燃旺官兵心中的创新之火……
从这些典型案例可以看出,作为武器装备的使用者、战法训法的实践者,基层官兵对部队练兵备战的现实需求、短板弱项最有发言权。装备操作是否快捷流畅、训练流程是否科学合理,他们感受最真切、评价最客观,提出的解决办法往往更接地气、更实在管用。
但在现实中,个别领导干部出于安全考虑,有的故意压制官兵的新想法好创意,生怕“闹出什么乱子来”;有的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拒之门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认为训练创新是作训部门和科研部门的事,基层官兵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有限,不能“乱作为”……这些思想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创新的热情动力。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战争在下一秒打响”的可能性正在增加,战争形态呈现新的变化。同时,新装备列装部队的速度越来越快、型号越来越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更新训练理念,改进训练方法,提升能力素质,把创新活力转化为创新能力,不断累积胜势。
创新的基础在基层、活力在基层。今年6月,全军基础训练现场会召开,强调要“加快组训模式创新,推进基础训练转型升级,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打牢战斗力根基”。这半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各级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在深化探索新时代基础训练方式,推开专长化任教、集约化组训、模拟化训练、标准化考核等方面,探索出不少方法路子,其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现在,青年官兵学历水平越来越高,知识结构更加完善,他们渴望在军营建功立业,干出一番名堂来,实现人生的抱负。越是在这个时候,各级越要为他们厚植创新土壤、搭建创新平台、提供创新机会,让每一个聪明的大脑、每一双勤劳的手、每一颗火热的心,都各得其所、发光发热。在此过程中,要用信任、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官兵、看待他们的探索,并允许他们试错,帮助他们纠错。
有人说:“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基层官兵的创新创造,就是“细小的泥沙”。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愿我们的军营,不断汇聚创新的“细流”和“细壤”,涵养源头活水,催开创新之花。(冯 升 刘 敏 通讯员 李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