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邓公来到兰州进行视察,走进五零四工厂后,四处飘扬的红旗引人注目。同时,许多工作人员都兴奋地欢呼鼓掌,纷纷庆祝邓公的到来。
看见大家的反应如此兴奋,邓公心里也是非常高兴,举起手来跟大家打招呼,就在这时,他在人群中发现了一张熟悉的脸。
不同于大家表现得那么兴高采烈,这名女子安安静静地站在离热闹远远的机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邓公。
见到此景,邓公非常震惊,立马走上前去,拉住对方问道:“承书同志,你怎么在这里?”
王承书也不回答,笑着朝他点点头。邓公反应过来,眼眶湿润:“感谢你们,有了你们,新中国的核发展才有了希望!”
王承书究竟是什么人?她又为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
五零四工厂
作为共和国“两弹”工程的重要支撑,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绝密核禁地“五厂三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其中,五零四工厂位于甘肃兰州市西郊,是我国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
同其他核工程基地一样,五零四工厂也是需要严格保密的工程,它始建于1958年。因为工厂主要生产核原料:铀。铀是原子弹的原料,老一辈形象地把它比喻为中国浓缩铀事业的“老母鸡”,更是被称为“中国浓缩铀工业的摇篮”。
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及其助手斯特拉斯曼发现了铀的核裂变现象,而原子弹的爆炸就是铀—235的原子裂变而产生的。
铀—235作为唯一可裂变的天然核素,一克裂变放出的能量约为8×107kJ,是燃烧煤的267万倍。这个研究成果打破了人类对能量的想象,核弹的发明更是让人见识到核裂变的巨大能量。
在天然铀矿中,能被用作原子弹原料的铀—235含量只有0.711%。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定义,只有丰度为90%的铀235才是武器级高浓缩铀,可以用来制作核武器。这意味着研发一枚原子弹,需要上千吨铀原料,将其提纯出铀—235。
1956年,中苏签订援助协议,苏方答应派遣专家、提供技术,帮助我国发展核事业。1958年5月,邓公批准“五厂三矿”选点方案,自此五零四厂、二七二厂、四零四厂等核基地工程便逐渐建立成型。
就在我国核事业发展得如日中天时,中苏交恶,苏方暂停了所有核技术援助,将所有派来我国的专家都撤回国,并带走所有合作研究时的资料。在他们看来, “中国生产出裂变物质至少还要两年,到时才需要核武器的技术资料”。
苏方突如其来的毁约让我国的核事业受到冲击,但我们哪儿会被轻易打倒,克服重重困难,也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中国成为核国家。
1959年7月,周总理传达决议: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在技术、原料、机器等条件匮乏的情况下,许多科学家毅然决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国参与到新中国核事业的建设当中来。
同年的全国群英会上,王承书的出现引起大家的注意,作为一名深耕物理领域的女科学家,王承书是不可多见的天才人物。在参加会议的过程中,还收到了邓公的亲切接见。
会面过程中,邓公对王承书夫妇印象深刻,因为王承书和张文裕都是业内顶级专家,而且张文裕还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老师,他的本领自然是不一般。
在这种情况下,王承书无疑是当前核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1961年3月,钱三强找到王承书,问她愿不愿领导人员进行高浓铀的研制开发。
当时她已经在热核聚变研究中取得丰富成果,可一想到伟人说过,我是革命一块砖,哪儿用往哪儿搬,现在祖国向她发出新的任务,无论再怎么艰难,她都不会拒绝。
五零四厂的项目需要高度保密,因此很多人在入职之后便和家人失去联系,“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是工作守则。即使是一对夫妻同在工厂里不同部门工作,也会出现对对方是自己同事这件事毫不知情的情况。
即使这次选择意味着放弃之前的成就,从此隐姓埋名,连家人也不能知晓,但在听到钱三强的话后,王承书毫不犹豫,立马回复说:“我愿意”。
而这一句“我愿意”,就是一辈子。
天之娇女 天赋异禀
1912年6月26日,王承书出生在上海。在她之前往上数四代,家人都是博学的人才。
她的外公何芷舫在光绪年间担任朝廷重臣,扬州寄啸山庄便是他一手建造。而她的父亲是清末进士,一肚子墨水,还曾被公派留学。
家里不是进士,就是博士。因此王承书出生后,便随了一家人好学喜书的家风,给取名为“承书”。
可随着王承书越长越大,家人发现,女儿的确喜欢看书,只不过她看的不是连环画小人书,也不是哀婉浪漫的诗词歌赋,而是数学资料。这份奇特,让大家是惊讶不已。
当同龄人都在钻研四书五经时,她却泡在数字的海洋里,而且在每次考试中也都是名列前茅,这打破了很多人的常识。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说,她就是年纪小的时候还行,等再长大一点,就后劲不足了。
面对质疑和不解,王承书不生气也不表态,只默默做好自己的事情。等转学到了北京,因为水土不服给身体带来了重担,王承书因病休学,可是凭借强大的学习能力,她在中考时依旧发挥出色,顺利升上贝满女中。
1930年,燕京大学物理系开始了第一届招生。自小就对数理化有浓厚兴趣的王承书,自然也报了名。
家人虽然认为跟随主流,女子学个文艺就好,可是女儿的优秀让他们意识到,女子的可能性有许多,于是也就让她放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最后,王承书的录取通知也证明了她的能力,当年燕京大学物理系只招收了13名学生,王承书是其中唯一一名女生。
这时候又有人说,进大学容易,毕业难。很多人在考进大学之后就忘掉本心,贪图享乐,完全无法控制自己,最后落得个挂科、无法毕业的下场,王承书考上又如何?
但王承书再一次用成绩单,狠狠甩了质疑者一巴掌。1934年王承书以第一名成绩独占鳌头,成为当年唯一一位物理系毕业生,同时获得“斐托斐”金钥匙奖,打破了世人对女性的偏见。
当人们问道,难道凭借兴趣就能收获如此优异的成绩吗?王承书却说,选择物理并不完全是兴趣。
填报志愿的时候,她就已经意识到,物理学科对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她的选择,不仅仅出于个人兴趣,更多的,也是想学有所成,为国效力。
毕业后,她选择了继续在校深造,从1930 年到1936年,她一直都在主动提升自己,并结识了物理学家张文裕。志趣相投的两人很快坠入爱河,接着顺利成婚。
结婚后,有人劝她,结婚就该收收心,别总是想着工作,要把重点放在家庭上,可是王承书却说:“女子能否干事业,决不靠婚与未婚来裁定。”
就在两人都在学海遨游时,抗日战役的号角吹响。战乱的北平容不下一张书桌,物理研究受到影响后,王承书意识到自己应该继续精进,在有所作为之后利用知识报效祖国,出国深造现在是最好的科研选择。
在历经千难万阻,她获得巴尔博奖学金,取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留学名额。要知道,当时密歇根大学完全没有招收已婚妇女的传统,在王承书据理力争和科研能力加持下,这才被破例录取。
1941年8月,王承书赴美留学,拜师物理学家乌伦贝克门下。
1951年,她和导师创建了“WCU(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同时,她还第一个证明了索南多项式,接二连三的科研成果,让王承书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享誉国际。
尤其当大家知道,这是一个中国女性时,更觉得不可思议。她的导师对这个大龄学生的才华很是认可,称赞她说:“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诺贝尔奖得主。”
就在国际友人都在揣测,王承书下一步的研究动向时,这个物理新星却做出了令大家意外的决定:放弃这里的一切,加入新中国的建设中。
我国此时正处于发展的紧要关头,既缺人才,也缺资源。经过多年的研究,她已经积攒下不少成果,为此她决定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是优秀的人才在哪里都抢手,对于王承书这个预备诺贝尔得主,美国是怎么都不放手。不管她向美国提交了多少次回国申请,有关当局都是抱着一概不知的态度,让她好好留在美国。
发展到后来,她的行动也开始变得不自由了。出行时有人跟踪,买材料时被人没收,有时还被非法传讯,限制她的出行自由。而这一切都是美方的作为,他们不可能让人才回到中国,建设中国,转头来对付自己。
无奈之下,她想方设法,通过其他人将科研资料偷寄回国,前后多达300多包,重量近900公斤。为了能顺利回国,她还联合钱学森等科学家,向祖国发出求救信号。
在我国领导的交涉下,1956年9月6日,王承书一行人终于踏上阔别15年的土地。下了飞机,第一次看到红旗飘扬,王承书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她在日记里说:“那时我就默默下决心,我要为祖国做贡献,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1958年,王承书加入受控热核聚变研究项目,被公派苏联学习。那时交通并不便利,花在通勤上的时间非常多。
从苏方收到新知识之后,王承书便利用起漫长的通勤时间,在七天七夜的旅程中,手写了所有知识,回国后便将其出版。
两年下来,项目获得了很大进展,而她本人更是带出了一批专业团队,但是面对钱三强的邀请,她义无反顾再次放下熟悉的领域,来到504厂,从事铀原料的研究开发,分离铀同位素。
圆满完成任务
走之前,王承书立下军令状,1964年1月前保证完成任务。结果到1963年底,高浓铀就已经可以投入生产。
1964年6月14日,在王承书的带领下,504厂成功生产出第一批高浓铀产品。成果出现的时候,整个工厂的研究人员都兴奋地拥抱在一起,留下喜悦的眼泪。
王承书实现了她的诺言,保质保量完成了国家交给她的任务,而且还提前了一百多天。自此,中国成为全世界第5个掌握高浓铀提炼技术的国家,而这保证了我国接下来的原子弹生产有足够的原料供应。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此摆脱了其他四国的核威胁。看见蘑菇云,一直奋战在一线的工人们喜极而泣,感慨万分。
后来应领导邀请,王承书继续隐姓埋名,在504厂从事核产品研究。和家人失去联系,又因为保密需要,她很少出现在镜头前,就这样默默奉献近30年。
后面一线退居下来,她更是投身教育,希望培育出更多核领域的人才。即使晚年的她身体欠佳,眼睛更是患有严重的白内障,但在学生的课业上仍旧丝毫不肯分心,拿着放大镜也得看清楚。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逝世,在遗嘱里,她还挂念着中国的教育事业,希望将自己的10万元全捐给希望工程。在这之前,张文裕去世时,她也将丈夫的遗产全部捐了出去,还在西藏修建了一座小学。
淡泊名利,一心求索,王承书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为大家,舍小家,对自己年幼的孩子抱有深深的歉疚。可即使这样,重来一遍,她也会做出跟当初一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