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观音菩萨,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男生女相”,但事实上,最原始的观音就是以男相示人的,为何今天看到的观音是女相呢?其实跟武则天有关。
《悲华经》有云:
“有转轮圣王,名无浄念。王有四子,第一太子名不眩,即观世音菩萨;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势至菩萨;第三王子名王象,即文殊菩萨;第四子名泯图,即普贤菩萨。”
代表观音的原型是一位叫不眩的太子,可确定其确实为男儿身。
▲为了取得皇权合法性,观音从男相变女相。(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据某历史专栏报道,佛教从西汉便在中华地区出现,并在东汉进行传教,那时观世音菩萨还没被传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发展,观音也在这个时期从印度被传入,而印度观音是男子扮相,被传入中原之初也是以男相示人。
▲观音菩萨以女相示人,和武则天有关。(图/翻摄百科词条)
《金刚经》记载:“菩萨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中华地区的佛教徒也接受了“无相”的概念,而观音究竟是男是女并不是那么重要,但让信徒在认知层面的彻底转变,还是因为武则天的关系。
武则天的武周王朝是篡夺了丈夫和儿子的皇位。自古以来,但凡皇位来路不正,皇帝总会想尽办法强调权力的合法性。古代没有“宪法”的概念,所以皇帝眼中的“合法性”无非是“君权神授”。
▲观音传入中华大地时,形象多是威猛高大。(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为了达成此目的,武则天派人撰写了一部《大云经》,在这部经书里论证了自己是弥勒佛转世。为了让更多人相信佛是可拥有女相,武则天还让净土高僧在翻译《宝雨经》时掺杂了一些内容:
“东方有一天子名日月光,乘五 色云,来诣佛听,实是菩萨,故现女身。”
在朝廷大肆宣扬造势下,百姓逐渐接受了武则天登上大位,并接受了弥勒佛、观音拥有女相的事实,也因此汉传佛教中的观音菩萨,才是以女相见人。
在佛教以外,观世音菩萨在道教和民间的香火也十分兴盛。道教称之为“观音大士”、“白衣大士”、“慈航真人”、“慈航大士”等;民间则认为祂善于救助妇女儿童,协助孕妇顺利生产,因此又常尊称祂为“送子观音”;在一贯道中称为“南海古佛”。可见其在民间信仰的鼎盛。
在民间故事中,宋朝有位官员名叫蔡襄,被贬为泉州太守。当时泉州洛阳江,时常有人渡江溺毙,蔡襄不忍,于是发愿兴建万安桥(洛阳桥),观音菩萨化身为一位手提鱼篮的美丽少女,向公众筹募建桥经费,该化身被称为“鱼篮观音”。
“鱼篮观音”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也曾出现过,为协助孙悟空等人,收服由原莲花池中的金鱼幻化成的精怪。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中,观音曾多次出场。在大闹天宫时,观音推荐二郎神来降服孙悟空,观音自荐去唐朝寻找取经人,路上指点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作唐僧的徒弟,指点小白龙作唐僧的脚力,最后找到唐玄奘。
不仅如此,观音还在取经中多次帮助唐僧等人。取经后,观音发现唐僧只受了80难,还少一难,便叫金刚加了一难。
参考资料: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