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中医上,经常讲“50守残精,60守残气,70守残血”,很多人不懂,到底有什么含义?
50岁守残精,人到50岁被称为“多事之秋”,这个时候是人生的一个分界线,如年轻时没有良好习惯的人,在这个年龄慢慢的健康隐患就会体现出来,如阳气的衰弱、疾病的爆发,此时所消耗的气血与精气神,都可能对自身寿命造成影响。
尤其是到了50岁这个年龄阶段,已经出现身体不适的人,如视线模糊、弯腰驼背、血脂高、血压高、尿酸高等等。在《黄帝内经》中也提到,人在五十岁这个年龄阶段,肝气衰弱,肝脏又离不开肾脏的精气,需要大家养肝养肾。
如果正值春天,特别要注意肝火旺盛的人群,情绪波动大、视线模糊、眼红、眼干、眼部分泌物多、耳鸣、口干舌燥、口臭等等,应以滋肝养气为主,少熬夜、饮食清淡、均衡膳食、良好的心理情绪、保护视力、注意眼睛的休息。
60岁守残气,部分人到了60岁之后,心力开始衰竭,机体衰老速度加快,新陈代谢变慢,此时更易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全身疲倦、腿脚不利等。
这个年龄阶段需要大家做的是守住身体健康,控制自身情绪,切勿过于激动,大喜大悲,伤肝、伤心,养好气血。注重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睡眠质量、饮食均衡、顺应五脏六腑、避免过度劳累。也可以选择中医的调理方式,如针灸、拔罐、喝中药调理、泡脚等等。
70岁守残血,到了70岁,很多人会发现来自身体的变化,如皮肤皱纹变多、气色变差、身上的肉松松垮垮,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满身赘肉,说明都要注意身体健康了,当体内的气血生化之源减弱,皮肤、毛发都容易变得干枯,要抓紧养脾补血。
在中医上,脾乃后天之本,主运化,可造血储血、延缓衰老、强化免疫应答,食疗方面,可重点选择白术、薏米、红小豆、山药、芋头、茯苓等健脾养胃的食物,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过于生冷寒凉、肥腻不好消化的饮食习惯等。
配合适量的运动,散步、跑步、跳绳、瑜伽、游泳、太极等,帮你守住好残血,强健身心,守护身体健康,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