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3-5 10:29:16 访问次数:998
应制诗是古代很特殊的一种诗歌题材,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科举考试的试帖诗,例如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山数峰青”,便是一首千古称赏的试帖诗范本。
还有一种是奉和皇帝,歌功颂德的诗作,这类诗作其实很考验作者的功底,要迎合帝王的心意,又不能过于浮夸,令人反感。
唐宋很多文人都曾自愿或被写过这类诗,其中最为后人所称道的当属王维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尽显盛唐气象,妙绝千古,入选《唐诗三百首》。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但其实诗题长也有长的好处,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诗歌的背景,例如白居易的《望月有感》,这首诗的真正标题长达50字,直接交代了诗人的写作意图。
王维这首诗也是如此,从诗歌标题我们就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例如这是一首应制诗,写作时间是春天,地点是大明宫通向兴庆宫的阁道,吟咏的意象是春雨。
在很多诗人笔下,春雨是温柔的,细腻的,缠绵的,王维此诗则不然,虽同样是描写细细的春雨,却给人一种气象万千,雄浑壮丽的感觉,历来为后世所称道。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写得有多好。
渭水是黄河最大支流,而秦塞和汉宫又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诗人以渭水和黄麓山为空间背景,以秦、汉为时间背景,双管齐下,营造出了一种极其广阔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了独属于那个时代的盛大气象。
在这样广阔的背景中,出游的主人公也就是皇帝登场了,颔联两句描写的就是出游的盛况。
诗人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刻意突出皇帝出游的盛大场面,而是以柳树和百花,既暗合春光,也侧面烘托了当时繁盛的气氛,足见诗人之匠心独运。
云雾缥缈,目之所及,大多朦朦胧胧,只有大明宫前的翔鸾、栖凤二阙,高耸突兀,像要凌空飞起。
春雨绵绵,透过雨幕望去,树木更加葱茏,掩映着千家万户。
这两句暗合标题,描绘了一幅极其壮丽灵动的“雨中春望图”,虽然诗人的本意是为歌功颂德,但是能够将奉承之语描写得如此引人入胜,也是不容易。
最后的尾联,笔锋一转,“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表明皇帝出游并非是为了享乐,而是顺应自然天道,既是奉承,又暗含规劝之意,可见诗人用心良苦。
短短56字,便描绘了一幅开阔盛大,又明丽自然的图景,尽显盛唐气象。
虽然是一首应制诗,却凸显了诗人极其高超的艺术手法,不仅入选《唐诗三百首》,历代文人更是不吝溢美之词,“壮丽高奇,钧天之奏,非人间有”、“端庄流丽,无字不妙”、“真‘诗天子也’,伏倒李、杜矣”……
下一信息:这八句名言,浓缩了中国五千年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