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2-24 8:10:42 访问次数:876
众所周知,中国人向来以“龙的传人”、“华夏人”自称,那么夏朝,自然便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而那虚无缥缈的“龙”更是与夏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史记》记载,夏朝时曾有一个名叫刘累的人,他是当时著名的“养龙专家”,专门替夏帝孔甲养育雌雄二龙,后来还曾将其中一龙做成肉羹献给孔甲。那么问题来了,刘累所养的动物真的是龙么?如果不是,那是啥动物?
刘累的事迹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左传》,据记载,他于公元前1898年出生,乃是黄帝子孙陶唐氏首领唐尧的后裔,早年曾在“豢龙氏”那学习过养龙技术,夏帝孔甲听过他的名声。公元前1879年,孔甲偶然间在现在的河南省临颖县豢龙城东南角龙荡沟处得到了一对雌雄双龙,他认为这是大吉之兆,于是他赶紧派刘累过去养龙。
整整7年时间,刘累将两条龙养得是生龙活虎,体型也比之前大了不少,孔甲为了嘉奖他,于是赐封他为御龙氏,代行豕韦国君。刘累本是一个养殖专业户,却一眨眼成为了一国之君,心里甭提多开心了,于是他变得飘飘然起来。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其中的一条雌龙死了,刘累吓坏了,于是赶紧将雌龙做成了肉羹,献给孔甲帝享用。
孔甲帝不知这是龙肉,只觉得肉羹味道不错,于是让刘累接着献。可是,龙肉毕竟是有限的,最多也就这么两条,终究是不够吃的。最后,刘累为了逃避罪责,直接逃到了河南鲁山县昭平湖地区,自此在这里定居下来,直到去世。从记载上来看,夏朝的龙也没什么了不起,不但可以养殖,甚至还能吃,简直和呼风唤雨的能力大相径庭,难道这龙和我们认知中的不一样?
1987年5月,当地文物部门曾在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址发现了“中华第一龙”,在一个墓室中的男性骨架的一侧,有一个用蚌壳摆塑的龙图案,龙图案身长1.78米,高0.67米,头部微微昂起,尾部粗壮有力,既没有龙角,也没有蛇身,非但不像传说中的神龙,反而有些像在水中生活的鳄鱼。
另外,在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出土了中华第一龙陶——彩绘龙纹陶盘 。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盘中有一条浑身布满黑红鳞片的盘龙,此龙的嘴巴大而修长,满嘴布满了獠牙,以鱼儿为食物,可见是生活在水中的。此外,同时出土的另一件文物“鼍鼓”也很值得细细推敲,因为“鼍”又称“扬子鳄”、“鼍龙”,“鼍皮”指的就是鳄鱼皮。可见,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也就是夏商时期,鳄鱼在山西、河南地区是大量存在的。
不但如此,“龙”在古代是一种很常见的生物,《周易》中就曾多次提到龙: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等等,如果不是古人经常能见到“龙”,又怎么会描述得这么清楚?所以不难推测,刘累养的两条“龙”,很可能是鳄鱼。